-
Recent Posts
December 2024 M T W T F S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Links
Recent Comments
Archives
- September 2024
- August 2024
- July 2024
- June 2024
- April 2024
- March 2024
- February 2024
- January 2024
- December 2023
- November 2023
- October 2023
- July 2023
- June 2023
- May 2023
- March 2023
- February 2023
- January 2023
- December 2022
- November 2022
- September 2022
- July 2022
- June 2022
- May 2022
- Jan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November 2021
- October 2021
- Sept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June 2021
- May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Octo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December 2019
- November 2019
- July 2019
- May 2019
- February 2019
- December 2018
- August 2018
- May 2018
- March 2018
- January 2018
- November 2017
- September 2017
- August 2017
- June 2017
- March 2017
- February 2017
- January 2017
- November 2016
- October 2016
- September 2016
- August 2016
- July 2016
- June 2016
- May 2016
- March 2016
- February 2016
- December 2015
- November 2015
- October 2015
- August 2015
- July 2015
- June 2015
- May 2015
- April 2015
- March 2015
- February 2015
- January 2015
- December 2014
- November 2014
- September 2014
- August 2014
- June 2014
- May 2014
- April 2014
- March 2014
- December 2013
- November 2013
- September 2013
- August 2013
- July 2013
- June 2013
- April 2013
- March 2013
- February 2013
- January 2013
- December 2012
- November 2012
- October 2012
- September 2012
- August 2012
- July 2012
- June 2012
- May 2012
- April 2012
- March 2012
- February 2012
- January 2012
- Decem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October 2011
- September 2011
- August 2011
- July 2011
- June 2011
Categories
Author Archives: Tin-chee Lo
從伊甸園看「因信稱義」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舊約下的以色列人得救不是因著順服神,而是因信仰望救主的來臨嗎? 哪些經文表明這種信心對他們的救贖是必要的? 全本聖經清楚地表明,沒有人能因自己的善行而得救,只能因信上帝的應許而得生。只有在伊甸園,救恩建立在順服的基礎上。並且,伴隨著這個順服的要求,是一個死亡的警告:「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為你喫的日子必定死 (創 2:17)。」到了第三章,我們看到亞當夏娃, 因回應撒但的引誘和騙局,導致被判罸刑。「你必汗流滿面纔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 3:19) 」 從那時起,沒有人能藉著自己的順服行為而得救。蒙救贖的人是因基督的順服行為而得救。基督的順服行為包括 (1) 祂生在律法之下而祂全守所有的律法;更重要的是(2) 祂在十字架上捨命,為罪人付出救贖的代價。因此,凡相信基督的,都必得救獲永生。 誠然,新約與舊約均高度重視人的順服行為。「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 (出19:5)。」這是上帝給聽從祂的話的人的應許。「成為屬神的子民」就是得救的意思。但這絕不意味著,除了「信心之路」之外,還有另一條通往天堂的「行為之路」。相反的,這個應許是給一群信徒,他們已經從罪中悔改,在信心中將心交給耶和華的人。 順服是信心的果子,是信心的證據。不是因為蘋果使結它的樹成為蘋果樹;而是蘋果樹使它所結的果子成為蘋果。正如耶穌所說的,「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太7:16)」順服是信心的必然和自然結果。在聖經中,順服從未被視為信心的替代品。 亞當夏娃從一開始便教導他們的兒子從小知道要為他們可能犯的罪獻上必須的祭給耶和華。亞伯在祭壇上獻上蒙神悅納的祭,作為信心的行為。亞伯的「信心行為」是代表性地提前呈現稍後將在各各他山上提供的赎罪。亞伯的信心被希伯來書作者肯定:「亞伯因著信獻祭與 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 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來11:4)」 「因信稱義」的教義佈滿新舊約聖經: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15:6)」 「因為 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義。(羅4:13)」 因此, 我们可以説, 摩西那一代人,對上述的 「出19:5」應許,不可能會誤解這「單單因信得救」的原則。 出埈及記第廿章中最顯著的經文就是十誡 (20:1-17)。那𥚃有誡命,那𥚃就有順服的要求。否則誡命就毫無意義,它就只不過是一大堆條文而矣。然而,就在同一章提到祭祀崇拜。首次是記在 (20:24) :「你要為我築土壇、在上面以牛羊獻為燔祭、和平安祭.凡記下我名的地方、我必到那裡賜福給你。」 「献祭」是舊約中的重要主題 (參 利未記)。它的意義何在?献祭的基本原則是:無辜動物的生命替換那些有罪和那死在罪惡過犯者的生命。使他們可以通過「相信」這個替換原則而悔改,從而獲得所應許的赦免,而不是通過他們虔誠的「順服」。 論到舊約時代,希伯來書如此記錄:「但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來。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來10:3-4)。」原來舊約的献祭,乃是指向新約的基督:「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 (來9:11-12)。」 然而,如何把這個「流血贖罪」的益處帶給罪人?答案是:無論是十字架之前的人,或是十字架之後的人,都是通過他們的「信心」,而不是通過他們作為功德的「順服行為」。新約的人通過相信基督而得救。舊約的人通過律法和神的話語而得救。然而,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羅19:4); 神的話語就是道,道成了肉身 (約1:1) 就是基督。所以無論是舊約或新約的人,都是因基督的寶血蒙救贖而得永生。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在地圖上可找到伊甸園嗎?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創2:10-14) 是唯一的聖經資料提供一些關於伊甸園大致位置的線索。但它所預設的地質情況巳不再存在。底格里斯 (Tigris) 和 幼發拉底 (Euphrates) 發源於亞美尼亞高地 (highlands of Armenia) ,即今土耳其東部。這是伊甸園位置的最佳可能性。 河在伊甸園佔重要的地位(創2:10-14):「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2:10)。」 第一道名叫比遜 (Pishon)、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 (land of Havilah) 的.在那裡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2:11-12) 。 第二道河名叫基訓 (Gihon)、就是環繞古實全地 (land of Ethiopia) 的 (2:13)。 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 (Hiddekel)、流在亞述 (Assyria) 的東邊(2:14a)。[又稱底格里斯河 (Tigris)]。 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Euphrates) (2:14b)。 根據上面經文,地質學家作出推測。大致是這樣:伊甸園是四大川之源,水量之豐富足以支持這些川流系統。水源表明它是處於高原或山區地帶,因此,夏季涼爽舒適,氣候宜人。 有一條大河從伊甸流出,分支成四條河,底格里斯河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創世記 2 不是與創世記 1 呈現不同的創造順序嗎?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創世記第二章根本沒有提到創造的過程只是假設第一章所記錄的創造過程已經完畢。第一章沒有提到第七天的事情,所以第二章頭三節繼續用同樣的方法,語氣和詞彙述說第七日神的安息,並說明神賦予被稱為安息日的笫七日一種特殊的神聖性。這一點是與其它六日的原始創造工作不同之処。這個安息也代表創造的結束,再沒有新的創造。 創世記第二章第四節是把第一章的頭五個日以這一句話作一總結的引言:「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而沒有加上任何新的創造細節資料。可見第二章的目標不是論及創造的過程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第六日中关乎「人」的身上,甚至第六日頭一部份的創造—-動物走獸,人猿等—-都沒有提,以免分散對人的注意力, 因为人是上帝創造的高峯。 第一章是創造過程的骨架輪廓。提到人類的創造是系列的最後部份而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第二章的主要關注是人。提到上帝創造亞當與夏娃的細節和他們所處的環境, 而完全沒有近東文化中那種的虛構神話傳說的色彩。 (創2:5-6) 提到野地 (地球, 土地,或 整個一搬區域) 的原始狀況。在第三日創造的田間菜蔬, 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 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但上帝使用特殊灌溉系統,使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為亞當居住環境作出準備。 (創2:7-8) 上帝用独特的方法創造亞當和夏娃,這與創造其它所有活物的方式截然不同,並特別為他預備完美的居所—伊甸園—使他可以觀察和享受周圍環境的美麗和豐富。這是第二章所提到的唯一創造。 (創2:9-14) 述及伊甸園有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及大量的菓樹可供食用,又有四道大川维持茂密的植物。伊甸園處於高地,四道大川從伊甸流出,流向邊界以外的較低地區。 (創2:15) 上帝安置亞當在伊甸園, 並分派他一份引人入勝的工作,就是:饲养,修理,和看守這個偉大的自然保護區。 從這十五節聖經,很明顯地,讓我們看到創世記第二章的目的,它並不是敘述創造的故事,至少內中沒有提及太陽, 月亮, 星宿, 海洋的形成,因它已經假定創世記第一章的創造作為背景。甚至動物也沒有提及,直至亞當被分派去履行一項任務, 就是給帶到他面前的每個物種或鳥類或野獸等各樣活物指定的名字 (創 2:18-20)。這就相當於今天的「命名學」和「分類學」。所以亞當應是人類的第一位科學家。 在此階段之前,上帝與亞當立約:「耶和華 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喫.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為你喫的日子必定死。(2:16-17) 」神最終的目的是期望亞當成為一個順從的孩子。 在命名和分類的過程中,亞當發覺與這些動物交朋友並不能滿足他心靈深處的需要。神就在此時用奇妙的方式為他預備夏娃作他助手與他相伴。「耶和華 神使亞當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創2:21-22) 」最後幾節是生動地描繪人類第一次的婚姻,我們可以想像出亞當欣然接受神為他預備的新助手,並毫無保留地作出愛情的承諾。 從比較文學 (comparative literature) 的觀點來說,創世記第二章與所有創世記錄 (包括猶太人的創世記第一章以及異教徒的神話傳說)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創世記第一和第二章的作者是不是同一位?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December 14, 2022 創世記第一和第二章對上帝的名字採用分別不同的希伯來字,這種用法的區別是否意味著兩章的作者不是同一位呢? 在創世記第一章的32節中,只用伊羅興 (Elohim) 作為上帝的名字的稱號。而在第二章,卻突出地單單選用耶和華作為上帝的個人名字。這個問題首次由一位聲名顯赫的法國醫生名叫Jean Astruc (讓·阿斯特魯克) 於1753年提出。他認為創世記第一章旳源頭必定是取自早期的文學作品, 而當時的人只知道上帝的名字是伊羅興。而第二章是來自另一個源頭,當時的人巳經知道耶和華 (Jehovah) 這個名字。這種認為摩西五經作者不是摩西的想法到了十九世纪發展了一套称为「 底本學説 (Documentary Hypothesis, DH) 亅的新派思想。 萊比錫 (J. G. Eichhorn of Leipzig) 把這個「耶和華-伊羅興」的源頭劃分,從創世記的頭兩章延展到出埈及記6:2-3。從而展开了進一步的討論。 V. 2 神曉諭摩西說、我是耶和華 (Jehovah). V. 3 我從前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為全能的 神 (伊勒沙代;El Shaddai, God Almight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有關創世記第一章中的「日」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12/10/2022 如何將創世記第一章所述的「六日」創造與地層中的化石所指示的「巨大年代」相協調? 地層中的化石和可裂變礦物 (fissionable minerals)指向地球歷史是數十億年之久。而創世記則認為史前的歷史是「六個 24 小時的日子」,而人類的歷史最多是一萬年左右。聖經與地質學呈現巨大的差異,使人們(特別是科學家) 懷疑聖經的可信度。但科學家們中也有異議;本文將分析各家說法,顯示這個 “衝突” 只是外观上的,而不是真實的。 有些聖經學者認為,「完全字面」的解經方法是唯一正確的解經原則。如果聖經真的是無誤並完全地可靠,那麼,現代科學與聖經就絕無調和的可能。 但對「聖經無誤」的真實和正確的信念,是既不涉及「文字的解釋規則」也不涉及「喻意的解釋規則」, 解經者所需要知道的是聖經作者所用詞句的實際含意。 例1: (馬太19:24) 耶穌說, “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 神的國還容易呢。” 「穿鍼眼」與「進神國」是平行的短句。「穿鍼眼」是人人熟悉的形象。「駱駝穿鍼眼」是修辭形象,說明某事情的難度或不可能性。如果富人對自己的物質財富感到自豪以致不願悔改,依靠上帝,那麼天國就與他無份。這樣的屬靈解釋,大家都公認它是比「絕對字面主義 (absolute literalism)」者的解釋更合理。 例2: (約2:19-21) 當群眾挑戰耶穌行一些神蹟,祂便指着聖殿說, ”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纔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麼。” 但耶穌這話、不是一個字面的預言。祂自己解釋道,「是以他的身體為殿」。當時門徒還是一頭霧水,直至主耶穌復活後,才明白「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是指主的身體復活 (bodily resurrection)。在圣经诠释上,我們當然支持「字面解經」,但不能與「絕對字面主義 (absolute literalism)」認同 。 當我們打開創世記第一章時, 我們是有責任去盡可能清楚地確定作者 (摩西) 要向我們表達那被聖靈引導所寫下來的語言的意思。如果我們只看頭五個創造日 (創1:3-23)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地球複創論」或称「時間空隙創造論」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從地球的誕生到人類的出現,究竟相隔多久呢?大量的化石地層資料指出地球的年齡是數十億年。然而創世記第一章明確表明時距只有六「日」。如此極巨的差距,我們如何將聖經與科學作出合理的調和呢? 基督徒科學家有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1) 如果創世記第一章中的「日」是指時間上的「階段」,而不是指24小時的一「天」, 那麼, 我們只要把各「階段」指定為一段長的時間,考古地質學與聖經就容易調和了。我們將會用另一篇文章去詳細探討此問題。在此文,我們不再討論。 (2) 地球複創論。這是指在創世記第一章第一與第二節之間賦予一個巨大的時溝 (Gap),就是指上帝在第一節創造了宇宙之後,因有某些事件的發生,使地球落在持久的長期「空虛混沌」狀態中,上帝隨後照着第二節到第31節的敘述,重新創造一個新宇宙。一搬認為「日」就是二十四小時的學者,都傾向支持這種說法。如此, 聖經與考古地質學,因著時溝的介入,就獲得了調和。這個假說也並沒有排除「以 “階段” 作為 “日” 」的學者們的參與。這個「地球複造論」或 「時間空隙創造論」或 「間隔理論」 或「間隙理論 (Gap Theory) 」, 簡稱GT。 探討 GT 是本文的主要關注。 支持GT 的學者企圖用希伯來文來鞏固他们的說法。先看看兩節經文: “起初 神創造天「地」。” (創 1:1) “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 神看著是好的。” (創1:10) 他們想:如果第一節中的「地」與第十 節中的「地」是兩個不同的「地」,那麼GT就獲得一張「贊成票」了。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兩節聖經中的「地」是用同一個希伯來字 ’eres。GT 學者,雖然失望,但這不是G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基督徒对創造論和進化論應有的認識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December 1, 2022 進化論一詞的意義,因人而異。我們可以把它區分為兩大類: 進化論作為一種哲學。 進化論作為敘述物種在地質歷史過程中發展的一種機制:從原始階段到更高或更複雜的階段。 然後,我們再建立什麼是「有神進化論 (theistic evolution)」。當我們把這些定義弄清楚後,我們便處於一個更好的地位去了解創造論與進化論的關係。 (1) 進化論作為一種哲學 試圖把物理宇宙,特別是生物宇宙,的起源解釋為: 從原始物質、透過自我導向的機制,進化成現代的生物,而且這過程不斷繼續下去。然而,這種原始物質的源頭不得而知,只能把它視為沒有開始的永恆存在。因為此宣告無法證明,所以它不是科學 (很多人以為它是), 乃是哲學。哲學進化論排除上帝的存在, 甚至懷疑超自然力量的干預。他們認為這種「自我導向」是受不變的物理定律支配, 然而這些定律從何以來,不得而知。他們更進一步認為,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甚麼事情都可以會發生。最終,所有實體的存在,都是「 物質+偶然 (chance) +時間」的產品。最终,生命是沒有存在的原因,沒有真正的意義,沒有指定的目的,沒有道德的責任。人是為自己的目的而運作,他自己就是終極的立法者,沒有在自己以外的道德問責。法律和倫理的基礎,基本上是功利主義,也就是說,道德是「為最多的人帶來最大的利益」。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的經典著作《物種起源》並沒有提出所有上述的立場。他本人也沒有支持一貫的無神論進化哲學。他認為最早的生命是從最初的原始軟泥滲出來的,而這些原始物質的來源,最合邏輯的說法,是上帝所創造的,祂是第一因。达尔文不是基督徒,他不信仰基督教, 但是他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所以達爾文不是無神論者,更準確的說法應說他是「自然神論者 (deist或是theist)」。但達爾文的後人接管了他的思想體系,否認了上帝的存在, 以致一般人認為達爾文是無神論者。 我們必須指出,一貫的無神論者,自稱是最合理性和邏輯的處理現實的方法,實際上是弄巧反拙,因為他們無法進行邏輯辯護。如果所有物質的存在和事情的發生都是偶然的巧合,沒有超自然的或更高的力量去指揮,那麼, 人的思維也必須是一種腦組織中的分子和原子的機遇巧合活動,沒有超自然的引導和控制。因此, 人類的哲學和邏輯系統, 和他們對現實的所有處理方法,都是偶然 (chance) 的結果。「隨機」不會產生「絕對」,因此,「無神論者」反對「有神論立場」的論據,也沒有絕對的有效性。 無神論的絕對前題:宇宙沒有神。 這宣告是思維的結果。 思維是腦組織中的分子和原子的機遇結合。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如何基于「聖經無誤論」去處理聖經難题
By 盧天赐 (Tin-chee Lo) 「聖經無誤論 (biblical inerrancy)」是神學的前設。正統神學若不基于此前設,就变得毫無意義。聖經中沒有任何地方與「聖經無誤」的宣告不一致。自19世紀人們對「聖經無誤」的教義越來越作出尖銳地的批判。基督徒反對聖經無誤教義通常是出於未經嚴肅思考所導致的對它的誤解。 這個教義的後面有歷史性的傑出名字: 奧古斯丁 (Augustine), 阿奎那 (Aquinas), 大馬士革的約翰 (John of Damascus), 馬丁路德 (Luther), 加爾文 (Calvin), 衛斯理 (Wesley), 等。簡易言之。「聖經無誤論」認為:聖經所講的都是真理,並從不說不正確的話。 在 1970 年代,林賽爾 (Harold Lindsell) 出版了一本名為《為聖經而戰 (The Battle for the Bible)》的書。 在那本小書中,林賽爾正視那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爭議問題—-聖經的真實性 truthfulness) 和可靠性 (reliability。面對無數反對「聖經默示性 (inspiration)」「不可能犯錯性 (infallibility)」 和「無誤性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勿自作「先知」
By T.C. Lo (盧天賜) 近年來世局風雲變幻,前途莫測,再加上疫情沒完沒了,導致人心徬徨。基督徒常以時事評論, 來預測世界末日, 旨在廣傳福音給未信主的朋友。這種搶救靈魂的態度, 實在可嘉。但我們必須特別小心。茲舉一例: 在歐盟成員國 (EU membership) 數量不足十個的時候 (1973 年由六升至九),許多世界末日 “先知” 作出預言, 説, 當達到十個成員國的那一天就是世界末日了,因為他們把十個國家比作尼布甲尼撒王夢中巨像的腳趾; 但事情並沒有發生。 從此, 就沒有人再用歐盟國的數目作為世界末日的指標了。 目前歐盟有廿七 (as of 2021) 個國家,現今有人把英國脫歐 (Brexit; 2020 一月卅日) 作為減少成員国的程序的開始,預測當數目下降到十時,將是耶穌第二次降臨的時候。此想法忽视「前車之鑑」的歷史教訓。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預測,冒著被指為「假先知」的大風險。 藉著這一類的預測,一些基督徒 (特別在查經班中) 以為可以用個人對時事的獨特觀察去鞏固聖經的可靠性,結果適得其反, 對傳福音有損無益。基督徒對世局應該静觀其變,以禱告方式等候,對將來的事,謹慎發表自己的見解, 絕忌斷言。 Don’t be a self-proclaimed prophetI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偉大的三一真神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如果我說,「凡能夠 ”想像” 出來的東西,它必定存在。」這說法顯然是荒謬的。我可以想像出一條美人魚,美人魚真的存在嗎?我也可以想像出一隻巨大的飛龍,飛龍真的存在嗎?但如果我把 “想像” 改變為 “無法想像” ,這就是安瑟倫 (Anselm; 1033-1109) 的本體論 (ontology) 了。論到上帝的存在,安瑟倫的說法是:「上帝是 “無法想像” 的存在,并且这样的存在必須 存在於現實和思想中。」我們如何理解這說法呢? 如果它有真理的成份, 我們必定可以訴諸於聖經。論到天堂, 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所以,只要眼睛可以看到,耳朵可以聴到,頭腦可以想到的,無論多美多好,都不是天堂。既然天堂是超越我們那 “無法想像” 的境界,據安瑟倫的說法,它必定存在。而聖經斷言天堂的確存在,所以安瑟倫的本體論並非沒有道理。簡言之,本體論就是指向 “無法想像” 的现实的本體 (being)。 我們是住在一個三維度 (3-dimensional) 的世界,有: 上下,左右,前後。但是如果我們只用一個維度,那麼我們就只有 “線” 和 “點”」。但當我們提升到二維度的世界,我們就有 “面” 了;我們雖多了一些東西,但一維度世界中的 “線” 和 “點” 仍然完全被保存。如果我們再提升到三維度世界,我們就有了 “體”,我們又多了一些東西,但一維度世界中的 “線” 和 “點”,以及二維度世界的 “面” 也完全被保存,只是多了一些一維度和二維度沒有的東西。 住在二維度世界的人,他們對 “體” 一無所知。但 “體” 是由 “面” 組成的,二維度世界的人雖不知道 “體” 是如何組成,但他們可以基于他們所知道的,作出一些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福音五環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July 14, 2022 在七月十日的禮拜天晚上, 我在教会的的廣東團契中提到「福音五環」。有成員希望我重述, 並多些解釋。這篇文章或許對初信者有幫助。這五個福音重點的次序很重要,它們是環環相扣的,所以被稱為「福音五環」 1. 童女生子(Virgin birth)— 說明基督道成肉身的開始。是超自然的,指向基督的源頭是在天上。 2. 受苦與受死(Suffering and death)—生前的受苦指基督與我們的苦難認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並叫萬有與上帝和好。這是救贖之死,是唯一解決罪惡之道。 3. 死後埋葬 (Burial) —屍體埋葬證明祂「真」的死了, 這排除了道成肉身的「幻影」説,及其它反對復活的胡言亂語並奠定了「身體復活」的基礎。 4. 復活 (Resurrection)—不是「精神復活」乃是身體復活 (bodily resurrection)。基督的死是解決罪的問題。復活是帶給我們永生的盼望, 也是上帝要證明(vindication) 耶穌是無罪羔羊,從而指出祂有資格把「神的義」歸算于 (imputed to) 信靠上帝的人。 5. 升天與作王(Ascension and Session)—升天是回到祂本來的榮耀。是道成肉身職事的結束。Session (坐席,像CEO在開公司會議時那樣有杈勢) 。 此詞是説明基督是在天上被加冕為「萬王之王,萬主自主」,並在天上作大祭司,不斷為祂的子民代求,維持我們永遠的生命。 很多人把福音簡化為「BDR」,即Burial, Death, and Resurrection. 這只是部分的福音,不是全部的福音的真諦。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Forcing Our Way into the Kingdom (Luke 16:16)
By Tin-chee (TC) Lo; June 14, 2022 The English writer and theologian G. K. Chesterton (1874-1936) once bashfully insisted that he learned more from observing a nursery than he did in studying philosophy. Fighting over a toy, we might se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強行進入天國
By: 盧天賜 (Tin-chee Lo); June 9, 2022 英國文學家和神學家切斯特頓 (G. K. Chesterton; 1874-1936) 曾這樣説,「我從小孩子身上所學習的功課,比從哲學家們所學的更多。」如果兩個小孩子相爭一個玩具,我們可能看到兩種不同的反應,那個憤世嫉俗的孩子,寧可努力毁壞這玩具,也不讓另一個小孩子得到,這是一種努力。另一個比較馴良的孩子説,我不跟你爭,我自己努力去賺點外快,給自己買一個回來,這也是一種努力。類似這兩種情況,在社會上,在職塲中,屢見不鮮。這個故事啟發了我對下面兩處經文的理解。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 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路加16:16)。」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馬太11:12)」 一個人能夠進入神的國,全是在乎神揀選的恩典,不在乎人的行為。難道我們還需要用自己的「努力」, 才能進入神的國嗎?這「努力」不僅僅是一種任勞任怨,志在必得的功夫或毅力。同時也是一種「滿有把握」的努力, 因為馬太這樣説:「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其語氣似乎充滿了「人定勝天」的傲慢,是嗎?鑒此,這兩節經文成了聖經的難題。 上述經文中的「努力」在希臘文 (biazetai) 中是一個強烈的字眼,指巨大的力量。它不僅僅是一種任勞任怨的毅力,而是一種「志在必得的」的暴力。 如果你確信跑完馬拉松全程是一項高尚的目標,你就會鼓起熱情,接受鍛鍊, 甚至甘心忍受無情暴力的痛苦。天國的福氣是遠超過馬拉松長跑所能提供的滿足。聖經把天國比喻為藏在地裡的極貴重無比的寶貝; 當人發現了、便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地 (c.f., 馬太13:44)。這是一種不顧代價的「努力」。魔鬼撒但知道自己得不到這個天國的寶貝,就如盜賊一搬、盡其偷竊、殺害、毀壞之能事,「努力」使別人也得不著這寶貝 (約翰10:10)。 在此,我們看到兩種不同的努力。一種是渴慕得著上帝的福氣的努力,另一種是由魔鬼或世界而來的「努力」,旨在阻止人們進入天國。所以天國不是一個中性的地域,乃是一個屬靈的戰場。然而,世上卻有一類愚昧荒謬的人,他們被邀請去參與王子的天國宴會, 卻一口同音地推辭,因為他們看不起天國寶貝的貴重性,結果觸發王恕 (路加14:16-18); 這等人連魔鬼也看不起他們。 為什麼這兩節經文與施洗約翰拉上關係呢?國度是舊約聖經的主題之一,以大衛王国作為天國的預表。上帝藉着舊約最後的一位先知 (note),施洗約翰,把神透過大衛所表達的國度「福音化」了,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具體地表達出來,並宣告這個無與倫比的國度巳經來臨了。人們發現了這個「絕對美善的寶藏」就產生了上述的不同的反應。 那些蒙神揀選的人,屬靈眼睛被打開了,看到寶貝和它的價值。使他用所有的「努力」,進入蒙福的盼望中。然而,這種強烈的渴慕不是出於肉體的意志, 乃是因為聖靈把那無窮生命的活力放置在重生者的心靈中, 它促使他們對天國有深深的渴望,所以這個努力是一個「被動的主動」, 是一個能產生鬥志的動力。除了那渴慕的努力外,重生者還面對魔鬼阻力, 使魔鬼的努力必成為徒然。因為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巳經交付給基督了,所以我們這群基督的精兵必能得勝, 如經上所説的「努力的人就必得著」,。 論到他自己得救的經歷,劉易斯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基督徒可以接受「神導進化論」嗎?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May 25, 2022 達爾文的進化論與聖經不能調和。主因:它不容許神的存在。 其它就不用說了。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作為一個系統,是絕對不能與聖經和諧,但我們不能説它的支持者所説的每一句關乎生物學的話都是不對的。 神導進化論 (Theistic Evolution) 能與聖經調和嗎?答案取決于他們對「神」和對「亞當夏娃」以及對「過程」的看法。 如果他們的「神」是指 「自然神論(deism)中的神」:祂建立系統後便退休,讓宇宙機制自行運作,祂不積極關心受造界,禱告無意義。這方面的「神導進化論」是不能與聖經調和的。 如果他們的「神」是指 「聖經中的神」:祂願以愛與人建立個人關係,人可向祂禱告,祂用杈能託住萬有。這方面的「神導進化論」是可以與聖經調和的。 如果他們相信亞當夏娃是由智人(homo Sapians) 進化成亞人類 (subhuman hominids) ,最後進化成「對上帝有意識」的人,這方面的「神導進化論」是與聖經水火不容的。 如果他相信亞當夏娃是神的親手傑作,他們是真真實實的人,是具歷史性的受造個體,這方面的「神導進化論」是基督徒可以接受的。 如果在人出現之前的六個「創造日」中,萬物是以達爾文的方式進化 (進化=物質+機遇+時間),這種模式是與聖經教導背道而馳,所以不能被基督徒接受。 如果在人出現之前的六個「創造日」中,萬物是以基因和遺傳律 (神所發明的資訊係統) 的引導進行,這與聖經沒有抵觸。其沒有抵觸的原因,是因為聖經對「過程」的細節講得實在太少,因此給「沒有抵觸」留下很多餘地。「基因」是資訊,是神的話語。遺傳律 (孟德爾 G.J. Mendel) 的實驗巳證明後天所獲得的「進步」不能傳到下一代;再者,在同一物種內的變異範圍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這就意味著「各從其類」的聖經教導。這方面的「神導進化論」是基督徒可以接受的。 在神导进化论里,什么被进化,或进化了什么?由於神导进化论的説法充棟汗牛 (Google),我不能百分之百去肯定, 因為「神导进化论」沒有統一的科學定義。但在「大眾科學 (popular science)」的層面上,凡是由「簡」到「繁」的發展,社會人仕都統稱之為「進化」機制。有些人甚至把嬰兒在母胎成長過程也歸在「進化」的範疇內。然而,創世紀的創造次序大至是「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生物」到「複雜生物」,給人獲得一個「進化」的感覺。 但如果我把這個問題簡單地改寫為「有雞先?還是有蛋先?」那麼我的回答大概是:創世記 “似乎”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Regeneration Precedes Faith
By: T.C. Lo; May 10, 2022 This is the subject about salvation, not sanctification. Many Christians (including some evangelicals) think they must have faith first before they can be born again (or regenerated). This is wrong theology. The Bible teache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重生在信心之先 (Regeneration precedes Faith)
Edited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May 8, 2022 許多基督徒(包括一些福音派人仕)認為他們必須有信心才能獲得重生(或得救)。 這是錯誤的神學。 聖經教導說 “重生先於信心”。 這意味著一個人必須先被聖靈重生才能獲得信心。 然而,這個 「先」 不是時間順序或時間上的 「先」,而是邏輯上的 「先」。 按時間順序而言, 重生和信心是同時發生的。 為了強調時間順序的正確性,我可以進一步說,“信心不能先於重生”。這個斷言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 「信心是上帝賜給被重生者的禮物,我們憑藉此禮物而稱義。」因此, ”惟獨因信稱義” 一詞是我們救贖的簡寫短句。 坦率地說,我在聖經中找不到任何相反的證據表明一個人可以在沒有恩典的情況下相信福音。 信心從來沒有被呈現在未重生的人性中。其實這個道理是不證自明的, 因為幾乎每一個受洗的人,當他作見證時,都會大概這樣說:「因為某某事情,我被聖靈感動,我便決志信主了。」當他說,「我被聖靈感動」時,他巳經承認了「救恩乃是出于神」。下面列出了支持這一概念的聖經章節。 其中一些經文談到了聖靈對罪人的直接的、有效的和積極的重生。 有些經文間接地談到人在屬靈的事上完全 “無能” 回應上帝,從而指出神首先介入我們的救贖過程的必要性。 然而,有些經文卻非立即明顯,它要求我們將其放在所有其它段落的亮光中進行深入沉思,才能獲得理解。 Psalm 14:2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 神的沒有。14:3 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Ezekiel 36:26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36:27 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37:1 耶和華的靈、〔原文作手〕降在我身上、耶和華藉他的靈帶我出去、將我放在平原中.這平原遍滿骸骨。37:2 他使我從骸骨的四圍經過.誰知在平原的骸骨甚多、而且極其枯乾。37:3 他對我說、人子阿、這些骸骨能復活麼.我說、主耶和華阿、你是知道的。37:4 他又對我說、你向這些骸骨發預言、說、枯乾的骸骨阿、要聽耶和華的話。37:5 主耶和華對這些骸骨如此說、我必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37:6 我必給你們加上筋、使你們長肉、又將皮遮蔽你們、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你們便知道我是耶和華。 John 1:13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Bible Verses About Predestination (预定論的聖經根据)
Edited by Tin-chee Lo (T. C. Lo 盧天賜); second edition October 14, 2023 在查考使徒行傳十三章時,有一節經文,「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 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v. 48)」,引起熱烈的討論,乃是關注到「預定論」,又稱「揀選論」的教義。「預定」是上帝的思想,「揀選」是上帝的行動。所以,預訂與揀選是一體的兩面。因為預定論是一個有爭議性的問題之一,為了 “以和為貴”,很多教會的牧長,都不願意涉及宣講這一類的難題,以致會友失去了對一些重要真理的理解的機會,因此,我們必須要正視,而非逃避這些問題。 論到預定論,通常人們有兩種極端的反應:第一種是不信者的抗議。他們認為上帝不公平:為什麼祂揀選某人而不揀選我呢?所以他們就否定上帝的可信性而離開教會或查經班。然而另一種人是一些虔誠的基督徒,他們尊重聖經的權威和無誤性。當他們面對難題時,便提供了一組「萬能答案」。當你問他上帝為什麼如此如此?他們的答案歸納在三句聰明的短句中:呀!這是「上帝的主權」,或「這是上帝的心意」,或「這是上帝的旨意」。誰能抗議這些終極的答案呢?問題是這些 ”萬能” 答案若果沒有一些導致此結論的中介知識在推理的過程中,他們的答案,儘管無懈可擊,也沒有太大意義,因為他雖然回答了,其實是「答」等於「未答」。那麼支持預定論的中介知識是甚麼呢?最好的知識就是新舊約經文的本身。聖經中有數以百計的經文支持「預定/揀選」的理念。 然而,聖經中也有很少數的經文,例如: 約翰三章16節: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彼得後書三章九節: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約翰一書二章二節: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 它們在「表面上」看來與預定論「似乎」背道而馳,但在全本聖經神所默示的亮光下, 它們是與一搬平常的領會有差異的,所以我們更需对此深思熟慮。本文暫且不談這些, 只把支持預定論的巨量經文,例舉一些出來 (not exhaustive),以供讀者參考。 創世紀 (Genesis) 21:12 神對亞伯拉罕說、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因為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上帝揀選以撒】 出埃及記 (Exodus) 9:16 其實我叫你 (摩西) 存立、是特要向你顯我的大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上帝揀選摩西】 33:19 耶和華說、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約書亞記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未聽過福音的人可能得救嗎?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December 22, 2021 這個問題的答案乃建立在一個重要的教義上:人的得救全是出於上帝揀選的恩典,簡稱「預定論」。聖經有大量經文支持這個大前提。反對這説法的人,總是用兩處經文去辯駁: 「上帝愛世人 (John 3:16)」和 「上帝不願一人沉淪 (2 Peter 3:9)」。難道僅僅兩節經文就推翻了數以百計的其它經文嗎?神的話是不會自相矛盾的。所以這兩節經文必定存在著一些比一搬所領會的更深层的理解。但在此文中我們暫且不談。 但如果我們接受了這個大前題,我們就可以進行以下的論證: 人類可以分成兩大群:S 與L。 S (saved) 代表得救的人群。 L (lost) 代表不得救的人群。 這種分類法是符合聖經的,也與實際的觀察吻合。 S 又可再分為五類: S1: 這類人聽了耶穌基督的福音而接受之。他們之所以接受福音是因為聖靈主動地先重生了他們,即聖靈先使巳死的靈魂活過來 (Eph. 2:1, 5),然後上帝賜給他們「得救的信心 (saving faith)」作禮物,透過三位一體的上帝在創世之前所設計的「雙重歸算 (double imputation)」救贖之法 (note 1),他們就因信稱義了。天父賜予他們天堂,作為他們得救的獎賞。 S2: 這類人從未聽過福音的人。他們雖未識福音,但因為他們是䝉召被揀選者,所以耶穌用超自然的方式向他們顯現,使他們認識祂。印度教徒孫大信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History, Life
Leave a comment
我為什麼信耶穌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November 9, 2021 1970 年我搬到加州灣區並開始了我在半導體領域的職業生涯。後來,我結識了新朋友,他們恰好都是不同領域的博士。 在他們中間有少數人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對我產生特殊的影響。 不是因為他們對我說了些什麼,而是因為他們「是基督徒」這一個事實。 我對自己說:「基督徒? 這些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其中一些甚至在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他們不可能那麼愚蠢去信耶穌吧。」在他們溫和的勸說下,我去了他們的教堂; 我聽了講道。 但是很多東西我不明白,有趣的是我可以理解的部分對我來說確實合理且有意義。我有很多問題,我和一些教會內的會友憤怒地爭論。 雖然他們的説服力不強,但他們卻耐心地向我解釋。 我佩服他們的態度,使我以為我是個麻煩製造者,但他們似乎並不介意。 我開始自己研究,但不是聖經,因為無論我怎麼努力我都看不明白。我所看的其它書藉,要么是為基督教信仰辯護,要么是指責基督教。非常另我費解的是,如果基督教真的那麼正確、那麼有說服力,怎麼會有這麼多知識分子否認上帝的存在? 這個問題一直存留在我腦海中很長時間。 另一個讓我很困擾的問題是:如果真有一位上帝,而這位慈愛的上帝願意人們認識祂,為什麼祂讓人們如此困難地意識到祂的存在? 通過思考這些問題,也受了一些我所看到的書藉的影響,我得出了一種感覺,即人們必須通過一個,或兩個,或甚至這三個層次,以不同的序列組合來獲得信念(對任何事物而不僅僅是對宗教事物)。 首先是理性上的層面。 那就是從邏輯和哲學的角度來看問題。 這個層面沒有捷徑,追求者必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有些人可以繞過它,但我似乎不能,因為我在學校是接受過工程師和科學家的訓練的人。在我成為基督徒之前和之後,我一直關注這個層面。 我退休後更加強了這項工作,因為我對這些研究有極大的興趣。有很多困難的問題困擾著我。 僅舉一例:既然邪惡和苦難存在,慈愛的上帝就不可能會存在。 我如何證明這一主張? 這樣的問題,不同世界觀的哲學家都解決過,我怎麼知道基督教世界觀給出的答案是對的? 如果您正在尋找無窮無盡的信息,那麼您將永遠無法相信任何事情。 我的真理追求讓我想出了一個例子: 當我玩拼圖遊戲 (jigsaw puzzles) 時,我會從角落開始,然後逐步進入中央區域。很快我就能夠構建一個相當成功的領域。 當我繼續放置碎片來完成圖片時,我可能會突然在中間看到一個機會,我開始在那裡又建立領域。很快,我在一張不完整的圖片上散佈著許多未連接的局部完整的區域。現在,重點就在這裏。 如果我已經放置了的所有拼圖碎板都確實在其應有的位置上,那麼最終所有成功的區域, 都可以天衣無縫地合併在一起。然而,如果有些拼圖碎板不在它們應有的位置上,我就永遠無法完成整個畫面,因為不能連接的現象必將出現。 儘管我可以擁有許多局部成功的區域,但我無法擁有完全成功的圖片。 這正是在進化論的情況發生。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ife
Leave a comment
傳道書的一段閑聊
By TC Lo (盧天賜); October 26, 2921 我分享這篇文章的目的, 不是要發表我對這幾節經文有甚麼獨特的心得,乃是去回答一些基督徒向我的提問。 傳道書 (10:1-5) 經文: 1 死蒼蠅、使作香的膏油發出臭氣.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 2 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3 並且愚昧人行路、顯出無知.對眾人說、他是愚昧人。 4 掌權者的心、若向你發怒、不要離開你的本位、因為柔和能免大過。 5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似乎出於掌權的錯誤、 甚麼問題呢?問題在于对「掌權者」的解釋。 (1) 有人認為「掌權者」是指上帝。 (2) 大多數人(筆者在內)認為「掌權者」是指世上腐敗的領導人。 支持 (1) 的理由是:上帝的是智慧的源頭。上帝是尊榮的源頭。聖經甚至把智慧和尊榮 「人格化」、把智慧和尊榮與上帝等同。也就是説,「上帝就是智慧」, 「上帝就是尊榮」。然而, 這種宣告亦没有錯。 但是照著上帝形像而受造的人類, 他們也有尊榮,也有智慧,當然這些尊榮和智慧都是由上頭來的。我們豈能説大衛王沒有尊榮嗎? 我們豈能説所羅門王沒有智慧嗎?所不同的是,人的智慧和尊榮是可以被他的罪敗壞的, 正如蒼蠅能使香膏發臭一般。然而聖潔無罪的上帝的智慧和尊榮是絶不能敗壞的。所以能敗壞的智慧和尊榮一定不是上帝的智慧和尊榮。 在英語世界中、不少諺語是出于聖經的。例如「a fly i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A difficult-to-understand reprimand of Paul (Galatians 2: 11-14)
by Tin-chee Lo; October 11, 2021 Peter and Barnabas knew that the Jewish Christians from Jerusalem were unwilling to eat at the same table with Gentiles, so they left the table in order not to offend them, pretending that the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一個難以明白的指責 (加拉太書 2:11-14)
By TC Lo (盧天赐); October 9, 2021 彼得和巴拿巴知道那些從耶路撒冷來的猶太基督徒不願意和外邦人同桌吃飯,為了不冒犯他們就離席,假裝自己仍然忠於猶太人的傳統。其實保羅早與使徒們有了共識,外邦人與猶太人都是因耶穌十字架的救恩而成為神國度的子民,這與遵守摩西律法或猶太教規無關。但彼得和巴拿巴作為教會領袖作了不合真理的事,不敢公開的表明基督福音已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不與外邦人一同坐席就等於否定了彼得原本所確信的真理。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未到之先,彼得並不認為與外邦人吃飯有何不妥,他雖是猶太人卻是自由的隨外邦人行事,與外邦人沒有什麼分別。彼得作為教會領袖竟然公開的向堅守律法的人退讓,這等於是在勉強外邦人要先接受猶太傳統才能彼此交通。保羅看見這樣的作法會危害關於救恩的真理,他必須在眾人面前指正彼得所犯的錯誤,否則就會向所有基督教會傳出錯誤的信息。現在我們看看保羅指責彼得所用的語言。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Galatians 2:14) 令我驚奇的是,保羅並沒有提到彼得的做法是假冒為善,也沒有指責彼得缺乏勇氣在外邦人和從耶路撒冷來的猶太人面前為福音的真理作見證,而彼得的確如是,但保羅卻沒有直言。當我仔細思想保羅對磯法所指責的每一句話,我發現我有很大的困難去理解它。我請教了很多屬靈的長者, 他們給我的解釋都是正確的,而且是正確到無可駁斥的程度。然而, 他們的解釋似乎不能完全與保羅以上所講的每一個短句 (phrases) 相對應。 原來從保羅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推演到屬靈長者給我的「清晰且正確」的結論 是有一個過程的,而非直接的。這過程究竟是如何的呢? 我思考了很久,得到了以下的理解。 我想保羅是用「歇後語」的文學手法來表達他對彼得的嚴斥。甚麼是「歇後語」?歇後語就是:先説出一件事實,然後歇一下,才説 (其至不必説) 接下來真正要表達的想法。例如: 「老鼠過街」•••<歇了一會兒,然後才説>•••「人人喊打」。 「老鼠過街」是一件事實的陳述。「人人喊打」才是真正要表達的信息。這信息甚至清楚到不言而喻。 那麼保羅夠竟説了甚麼?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加2:14)」 讓我們分柝一下: 「你既是猶太人」。彼得當然是道地的猶太人。保羅甚至用 ”磯法” 的稱呼去強調這個事實。 「若隨外邦人行事」。假設你也跟外邦人一樣不守割禮,吃祭過偶像的食物,等等。 「不隨猶太人行事」。你甚至不守猶太人的傳統和摩西的律法。 「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那麽你又如何能説服外邦人加入猷太教呢? 保羅將一個大家可以明白的「推理過程」説出來。當然,保羅絕不是要彼得帶領外邦人信奉猶太教。這是從「吃飯的事件」的上下文,與整本加拉太書的神學思想所肯定出來的結論。 那麼,保羅的歇後語要表達甚麼信息? 保羅的「明言」是:如果你不是一個忠誠的猶太教人,你就不可能帶領外邦人歸信猶太教。 保羅的「暗語」是:同理,如果你不是一個忠誠地相信「人得救乃是上帝的恩典而不是基于守律法」,你又如何帶領外邦人歸信基督呢? 彼得在未認識耶穌之前,他是猶太教人,所以保羅的「明言」是他身同感受地能接受的。因此,保羅以這種說法作為交通的橋樑,使他能體會到保羅真正要表達的「暗語」。除了加拉太書2:14 外,聖經的另一個例子是拿單和大衞的對話,記載在撒母耳記下12:1-7。 彼得是教會領袖,他竟不敢公開的表明基督福音已經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 了。儘管彼得真的明白福音的真理,然而他的行動卻送出一個他「不是忠誠地相信人得救乃是上帝的恩典」的錯誤信息。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的再思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September 7, 2021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這金句中的 “世人”, 大部份人認為是指地球上每一個人, 但也有學者和神學家認為是特指蒙上帝揀選的子民,哪個説法是對的呢?我想答案取決於我們如何理解 “神愛世人” 中的 ”愛” 字。 第一種透視:“世人” 是指世界上所有的人。 這説法使「“愛” 是指 “愛仇敵的” 的愛」成為必然。 因為世人,無一例外,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所以我們世人都是與上帝為敵的,但上帝是一位「愛仇敵的上帝」,耶穌甚至命令我們要愛我們的敵人。慈愛的天父以 “一搬性的普遍恩典” 無條件地降下雨水和空氣來維持世上所有罪人的生命,祂賜予罪人所居住的美麗大地, 和供給所有罪人可欣賞的壯麗宇宙, 但儘管這種恩情大愛再美妙,我們都注定走向滅亡,無一人例外。這種絕望的結局,使我們每個人都感嘆到 “若不出生在這個世界上还好”。 然而,約翰福音 3:16 節繼續說,“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世人中的一部份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是上帝表示父愛的作為; 但不要把「神聖的父愛」與「愛仇敵的愛」混淆,前者是專向選民顯示的。 對於這個特定蒙揀選的群體,上帝賜給他們“信心”作禮物。 因著這個禮物,這群人就能夠,也將必會 “信靠上帝”,從而實現了 “信他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的應許。 有了這種理解,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約翰福音 3:16的「神愛世人」。 第二種透視:鑒於約翰福音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Taking a Second Glance at John 3:16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September 7, 2021 “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e and only Son, that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shall not perish but have eternal life.” (John 3:16) Most people say, the wor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北美華語教會內部的英語事工—個人体驗
By T.C. Lo (盧天赐); August 24, 2021 北美華人團契的崛起 華人在美國已有悠久的歷史, 但是以大學生身份來美國的, 大概是始于在20世紀60年代吧。隨着甘迺迪總統对移民的開放政策,那年代有很多來自台灣和香港 (特別是台灣,因為香港有很多英屬的出路, 那時中國還未開放) 的大學生,赴美深造,進入各大學的研究院。其中基督徒也不少。進入校園後,他們被邀請參加校內的學生福音機構 (如「校園團契」,「基督教導航會」等,不少在此信主。當他們畢業後,便進入職場,有些很快地成家立室。他們在所住的城市設立查經班,每禮拜五晚輪流在家中聚餐和查經,並邀請未信主的朋友和同事參加。中國人能在海外聚在一起, 感到特別溫暖。到了星期天, 各人去自己附近的美國教會崇拜。這樣他們對西方教會的認識也就漸漸增加了。慢慢地團契又設立奉獻箱,準備為將來建立教會作預備。筆者就是在這種屬靈環境之下信耶穌的。 這批熱心的散居基督徒,慢慢察覺到星期天在一起聚會的重要性。於是有弟兄與當地教會聯絡。而美國教會一搬都非常開放,西國的弟兄也高高興興地接納我們。於是團契就在星期天的下午, 開始了華語主日崇拜,由有恩賜的弟兄站講枱,有些還被邀請到別的團契講道,所以團契之間都有交流。 下一步就是向外開放,邀請外來講員在主日證道。由於每個主日講員不同, 而其中有很多是資深的老牧師或神學教授,所以講枱內容特別豐富,神的兒女得到餵養,會眾對神的話語覺得有新鮮感,聚會人數也慢慢上升。筆者在聘請講員的事工上有事奉,並因此認識了不少紐約的傳道人, 從這些屬灵長者學習聖經。 英語事工的萌芽 隨着團契慢慢的增長,有不少赴會的夫妻,配偶一方不懂中文, 團契就察覺到有翻譯的必要。起初用耳機同步翻譯, 但這種做法很快就發現行不通的。首先,同步傳譯要求速度快,但更困難的是翻譯員自己的聲音蓋過講員的聲音,使他無法聴清楚講員在説甚麼。所以很快地就決定放棄這個方式, 而轉向在枱上一句一句地翻譯。筆者經常當此職務,使他到英文聖經的了解慢慢加深, 也意識到事奉是靈命塑造的有效途徑。 由此可見翻譯事工並不是因為有了青少年才開始的。此時,會眾對翻譯也非常之能接受,因為有些不完全聽懂普通話的會眾,英語部分就幫助他們明白了。只懂英語而不懂華語的朋友更覺得這是一個學習聼華語的機會,所以他們都心存感謝。由於英語事工的介入,團契經歷增長。起初是一個月一次有翻譯,很快就增至每個主日都有翻譯。漸漸地有國內來的朋友參加團契的崇拜,那個時代來自國內的華人,英語水準不高,所以翻譯成為他們學習英語的機會。鑒於國內朋友的需要, 團契亦開辦了英語指導班,甚至還有一些同工開發了ESL班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以滿足移民申請居留的需求。這樣,又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到教會。此時,團契雖然巳注冊為「非盈利機構」,其實巳有「教會」的形式,只是尚未在政府註冊為教會的名義而已。 兒童事工的開始 這時,團契的第一代人有了他們的孩子。兒童事工便自然地興起, 慢慢地由媽媽們建立起來,他們都是用家中常用的「不中不西」的語言教導, 幼童們有「在外如在家」之感,何來有日後年輕人所講的「文化代溝」的問題呢?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部份的媽媽喜歡帶自己的孩子,不願由兒童主日學老師看顧, 所以她們沒有辦法在主日從講枱中獲得餵養。隨後領導團決定在幼兒教室中設置擴音器,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History
Leave a comment
帶領查經的感想
Tin-chee Lo (盧天賜); June 9, 2021 熱心傳福音愛靈魂的基督徒經常都會想起尋道者 (seekers) 的需要。每當有新朋友來到查經班時, 帶領者建議説,「我們今天本來計劃要查的利未記是否適合新朋友呢?不如我們今天不查經而改為一些輕鬆的福音性話題,如談談 ”屬靈四律” 等, 不是更好嗎? 」無疑, 帶領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因為他們恐怕新朋友對難懂的聖經沒有興趣, 下次就不來了。但如果每次當有新人來訪, 我們的查經計劃便因遷就不同的对象而反覆更改,那麼, 有心學習聖經的參予者便因「清談福音」的緣故而受規損了; 查經班也慢慢失去其方向。 但我懷疑這種「移動靶子(moving target)」的做法是否妥當。這種想法的背後似乎假設查經對不信者是困難的事,而淺談福音卻是容易的事。但事實上, 「談福音-論得救」並非易事, 因為福音包括很廣泛的神學大問題,如三位一體的觀念,人類的罪性, 道成肉身,耶穌的復活,重生,信心,因信稱羲,雙重歸算論等, 都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發揮其説服力的。相反地, 我却認為對未信主的朋友解釋救恩論是很困難的事。因為救恩論取決於我們對罪的觀點:我們是相信亞當的後裔只是被罪破壞了完美呢? 還是他們巳經絕望地死在罪惡過犯中呢!我們是相信一個人的得救是上帝無條件的揀選呢?還是上帝預先知道誰將會接受福音而去作出選擇呢?更有些人認為上帝單單救那些「盡己力而為」的人。這些都是龐大的神學問題,絕非「輕鬆地」可以用清談的方式解釋得清楚。然而,救恩論卻取決于這些問題的答案。筆者認為不信者對基督教的入門最好從認識上帝的屬性談起, 我們若不認識上帝是怎樣一位上帝,我們又怎能愛祂和順服祂呢? 上帝給人類的啓示是漸進的,啓示以舊約為始而潛移默化地進入到新約,因此, 或許我們可以籠統說地説「舊約比新約更容易了解」。而這説法與我們一搬的「先讀新約,後讀舊約」的想法不同。奧古斯丁説得對,「新約隱藏在舊約;舊約顕露于新約。」所以不要有「新約更適合新朋友」的錯誤觀念。我認為無論新約或舊約都同樣有效地作學習聖經的起步點。聖經也沒有暗示,在學習上,有任何層次先後的觀念。 其實整本舊約都是關注到神的屬性, 包括我們不願意接受的「上帝的震怒」的屬性,但我們因怕「嚇跑新人」而迴避不談。帶領人的責任就是忠心分解聖言。在聚會中,有時基督徒是有可能會冒犯新人的。例如有一次查經聚會中,一位姊妹帶了一個新朋友來訪。當天晚上帶領的弟兄講到福音書中耶穌所教訓的「要背負自己的十字架。」那位新朋友事後非常生氣,向帶她來的那位姊妹發牢騷,「我生活中已經有太多麻煩了, 還要來到你們的團契聽到這些另人失望的訊息, 我以後不來了。」帶新朋友來的姊妹也非常不高興, 認為帶領的弟兄對新朋友缺乏敏感性; 聖經的確是會冒犯人的。但葛培禮牧師講得好,「如果冐犯不能避免,那就讓上帝的話去冐犯人吧,但切勿不要因我們的態度冐犯了別人。」 嚴格來說, 未得救的人是不會, 也不可能會明白聖經的,所以他們聽不懂聖經是正常的。但聖靈上帝有時會隨己意給人恩典,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從出埈及到西乃山」 vs. 「從復活到聖灵降臨」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May 6, 2021 https://www.ligonier.org/learn/devotionals/israel-at-mount-sinai/ 最近我讀到上面的那篇文章,其上沒有標上作者的名字,我推測是 R.C. Sproul (斯鮑爾) 所寫的。我把此文章的頭一段意思寫成中文,如下: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后五十天,上帝將他們帶到西奈,與他們立約,並將祂的律法交給了祂的子民。 重要的是要在逾越節 (離開埈及的那一天) 後第五十天就是日後所設立的五旬節的盛宴。這裡我們看到新約與舊約的一個對比。就是: 基督死後 (耶穌是在逾越節被釘十字架) 五十天就是五旬節, 聖靈傾倒在使徒和門徒身上。 在此我们看到古希伯來人被羔羊的血所救贖的事实,成為基督寶血救贖人類的預表。然而,正是就在那一個五旬,上帝製定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律法,特別是十誡。 今天的基督徒被上帝羔羊的血所救,就得到了基督的聖靈,使他們有能力遵守法律。」 我以前沒有想過上帝頒布十誡給摩西是在以色列人出埈及后第五十天, 並且那天正是日後律法所指的五旬節 (Pentecost)。我對這資料感到新鮮。我開始查考聖經,但卻找不到這資料。突然我依稀想起巳故的滕近輝牧師多年前在紐約靈命進修會也提過類似的事。花些功夫後我找到了。他寫道: 「主耶穌升天前,吩咐門徒要在耶路撒冷等候所應許的聖靈。他們就等候禱告了十天之久。為什麼九天不夠,要等到十天?第十天是五旬節,聖靈就降臨。為什麼到五旬節聖靈才降臨?當時在以色列人的觀念中,五旬節是神把律法賜給他們。現在神揀選這個時候,乃是充分證明聖靈代替了律法。我們不再在律法之下,乃是在賜生命之聖靈的恩典之下。神是藉著聖靈而給我們恩典。《啟示錄中的生命與事奉》 我堅信聖經無誤,也不能誤。但屬靈偉人是會有錯的。既然聖經沒有講,我大有理由忽略他們對此事的看法。但從另一觀點來看,我若不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就永遠看得不遠。所以我先接受他們的看法,然後再作更深的考證。 儘管「五十天」的屬靈意義是否絕對,然而「何時到達西乃山」却是一個合理的問題。 Google 幫助我找到 (至少) 下面的一節聖經作根據: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出埃及記19:1)」 可是一搬对「滿了三個月」的領會是 30 乘 3, 即 90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上帝揀選的恩典
By 盧天賜 (T.C. Lo); April 22, 2021 在熱心傳福音的人們中, 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寓道故事:「失落的人類被視為是無法游泳的溺水者。 他經過數次的浮浮沉沉掙扎,知道如果他再次沈下去,他便會溺死。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上帝丟給他一個救生圈。 仁慈的上帝真的拋出了救生索,索端係着一個救生圈, 並且精確地扔到溺者伸手所及的邊緣。 該溺者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這個救生圈。 只要他決定抓住救生圈,上帝就會把他拖上岸, 他就得救了。但如果他拒絕救生圈,他肯定會滅亡。」 這故事説出神極大的作為和恩典 (99.99%), 而人只付出微不足道 (0.01%) 的努力, 就可獲得救恩。而且也論到人的自由意志和責任,非常精闢。故事雖動人,也似乎很另人信服, 但它卻不附合聖經的教導,問題出于那微不足道的人的努力。現在讓我們先看看聖經怎樣説。讓我從 <以弗所書>選兩節經文: • 「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 (2:5)」 •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2:8)」 這兩處的經文告訴我們: 我們生下來有原罪, 所以我們都是罪人。聖經也説, 罪的工價乃是死, 所以天然人在屬靈上是死人,是死在罪惡過犯當中。既是死人,就絶不會, 也更不可能, 愛慕和明白屬靈的事。因此,神對祂的選民 (被神揀選的人)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先把他從死裏救活过來, 這就是所谓「重生」,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ife
Leave a comment
禱告的信心
By 盧天賜; March 24, 2021 希伯來書(11:1)寫道,「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這是大多數基督徒都熟悉的金句。 但讓我感到困惑的是,我似乎了解,但實際上我並不完全了解。最近我有機會再次仔細思想這節經文。 經節的第一部:「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我們「所望之事」是什麼? 在我們的一搬禱告中,我們祈求疾病得醫治,工作得隱定,疫情早日結束等。但在我們的禱告經驗中,並不是每次都有求必應,因此我們可以斷言,這些都不是這節經文所指的「實底。」 但隨後的經文所給出的文字和例子並未提及到這些需要解決的切身問題。它所暗示的乃是上帝的應許,屬性,和作為。 這些例子的模式是:「某人」因著相信「上帝的某種屬性」便作出「某些事來」。例: (V. 3)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 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 意思是:「我們」因著相信「上帝是創造主,並且他的話是帶著能力」,便讓我們「知道宇宙是從祂而來」。 (V. 8)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 意思是:「亞伯拉罕」因著相信「上帝是信實守約的神」, 便「遵命出去, 雖不知詳情」。 所以當我們把「所望之事」放在「上帝的某種屬性」時, 它就是「實底」了。如: • 我們盼望復活得榮耀 • 我們盼望基督的再臨 • 我們盼望聖徒的被提 • 我們盼望那新天新地 這一切都是所望之事的實底。為什麼是實底?因爲這些都是實實在在不會改變的東西。 因此,當我們談論「信心」之前,我們必須首先確定無疑地「相信」神的應許,和神的屬性。 這是非常奇妙的,就是我們對一些東西先要有「相信」,才能開始談到「信心」的問題。 經節的第二部分:「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未見之事」是指甚麼東西呢? 隨後給出的文字和示例並不涉及我們職業的未知未來,也不涉及我們那浮動的投資和銀行帳戶,而是涉及那從上帝那看不見之手所成就的穩固東西,例如: • 通過基督十架赦免之恩是看不見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ife
Leave a comment
嬰孩耶穌就是那房角石 (The Cornerstone of Christmas)
By Tin-chee (TC) Lo (盧天赐); December 22, 2020 匠 人 所 棄 的 石 頭 、 已 作 了 房 角 的 頭 塊 石 頭 (The stone the builders rejected has become the cornerstone) (1 Peter 2:7) 就建築而言,房角石在傳統上是第一塊基石,而其他所有石材的安置都是以它為參照點。 房角石標記著房屋的正確地理位置和方向,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Can Science explains the Deeds of God?
By TC Lo (盧天賜); December 4, 2020 God can freely act in any way according to His will because He is sovereign. His ways of acting are oftentimes unfathomable. When it comes to God’s creation and governance, the Bible say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Reasons to believe/Science
Leave a comment
The False Theology of “Strict Father and Kind Son (“嚴父慈子” 的錯誤神學)
by: T.C. Lo 盧天賜 (November 4, 2020) The entire Bible contains 66 books, of which the Old Testament has 39 books and the New Testament 27 books. An arithmetic acrostic “3×9=27” may be helpful for us to remember these two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When Sinner Came to His Senses
By T.C. Lo; October 12, 2020; revised June 29, 2021 The fifteenth chapter of Gospel Luke (vv. 11-32) records a parable told by Jesus entitled, “the two sons“.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s in this parable: the father, the younger s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Theology
Leave a comment
「信心與行為」的再思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September 24, 2020 每當查考雅各書2:14-26時,聖經學生都很自然地發出一個問題:保羅的「因信稱義」與雅各的「因行為稱義」有矛盾嗎? 聖經老師給了一個簡單且正碓的答案: 「聖經當然沒有矛盾,雅各是指 “真信心是用好行為去證明其真實性。」 我們是否就停在這裡呢?有沒有一個更透徹的理解? 我想我們是可以有更深一層的理解的。 當我們查考或默想聖經時,對某些詞彙的意義, 要獲得充分的了解是很大的問題。十三世紀的神學家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遇到同樣的挑戰。當他在穆斯林相對主義者面前捍衛基督教時,他意識到語言的三種用法的區分是很重要 (Ref. 1)。 單義的 (Univocal) 「這幅油畫是好作品」和「這本書是一本好書」。這裡兩句話中的「好」字是單義的,因為它們的含義是相同,都是具有單一的意思, 就是描述一種藝術與文學的美好的品質。 異義的 (Equivocal) 「這篇道講得好」和「我的小狗是好狗」。前者是指這篇道「清晰, 正統, 切題」。後者是指「小狗聼話, 可愛, 清潔」。同一個「好」字,意思完全不同。還有一個例子:中文的「愛」字 或 英文的「love」是屬於「異義」的, 因為用同一個字來表達四種不同的愛是會產生混亂的。但希臘文可解決這個問題, 它把這個異義詞轉變成四個希臘的單義字以作區別: • Storge—保護的愛,如描述父母的愛。 • Phileo—兄弟般的愛。 熱愛友誼。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人的感覺是了解神的旨意的根據嗎?
By T.C. Lo (盧天賜); September 11, 2020 這是保羅在第三次宣教之旅 (Acts 18:22 to Acts 21:19) 的回程中所發生的事。 保羅在米利都向從以弗所下來的众長老説了這句話: Acts 20:22「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原文作心被捆綁〕不知道在那裡要遇見甚麼事。」 「心甚迫切」英文是「compelled by the Spirit」。透過聖靈的催逼,保羅雖然深知捆綁在眼前,他仍決定「往耶路撒冷去」, 可見保羅並沒有不順服聖靈的旨意。「催逼 (compelled)」是指神的明顕旨意,不用人去推測。這種清晰的聖靈感動,在保羅的事工中常出現這種情況。參考「馬其頓的異象」(16:6–10)。 聖靈的旨意,往往不是單向一人啓示,乃是多方多次地表明,以作明顕的見證。整個福音的啓示是如此,甚至整本聖經的啓示也是如此 (Hebrew 1:1)。 Acts 20: (v. 23) 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 (v. 24)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 這兩節經文更肯定保羅是明知大難當頭,仍堅持聖靈的指引,決定往聖路撒冷去。我們在這裡看出保羅那種願意犧牲的順服。「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説明不只一次,不只一個地方,聖靈都明確多方多次指出「捆鎖與患難」是在耶京等待著保羅。 Acts 21: (v. 11) 「到了我們這裡、就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裡。」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The Tender Touch of Jesus—a theological evaluation on a Jesus’ miracle
By Tin-chee Lo; July 5, 2020 Introduction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basic redemptive truths through a miracle performed by Jesus, including regeneration, sanctification, and glorification.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is article, we deal with a thorny questi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Philosophy/Religion
Leave a comment
如果這人是基督徒,我就絕不要成為基督徒
By T.C. Lo (盧天賜); June 19, 2020 幾年前,我有機會與清華大學的一位學者分享福音。 在談論結束前,他對一些他所認識的基督徒作出了非常尖锐的評論, 説:「如果這個人是基督徒,我就不想成為基督徒了。」 我猜想他一定與某基督徒發生過一些另他傷心的不幸經歷。 這個經歷使他不單對這位基督徒,乃是對整個基督教作出了一項非常嚴厲的評估。我也不能不承認這是一項非常合理的起訴,特別對我而言, 因為我堅信一個人的得救,完全是上帝超自然的作為,那麼為何這位基督徒的行為沒有表現出超自然的轉變呢? 最近,我在查經班中,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使我想起有人曾經如此說:「沒有新聞是新的新聞;所有新聞只不過是舊新聞發生在新的人群中。」不為人所察覺的是,這個説法實際上是迴響了三千年前所羅門在所觀察到的並記錄在聖經中的事實,就是:「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1:9)。」 但是我必須說,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像你和我這樣的普通人,這個問題也困擾著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印度革命家和國父甘地 (Mahatma Gandhi) 喜歡閱讀耶穌的《登山寶訓》。 但論到基督教,他説, :「我喜歡他們的基督,但我不喜歡他們的基督徒。」曾杜撰「上帝已死」一詞的激烈無神論者德國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曾經如此說過:「如果基督徒看起來有多一㸃的救贖樣子,我就會相信他們的救贖主。」看來,基督徒的行為成為很多人的絆腳石—事實也是如此。 在反映人們對基督徒的批評時,我不得不提出幾點供他們參考: 我不是在這裡為基督徒辯護。 我在這裡乃是捍衛基督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這也是我事奉的重點。在基督教中,聲稱你有信心, 不一定代表你真正擁有信心。所有基督徒都會有一天在基督的審判枱前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辯護。 在知道人心肺腑的耶穌看來,有些我們以為他是基督徒,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耶穌在馬太福音對這些所謂「基督徒」說「不是每個對我說 ‘主啊,主啊’ 的人都能進入天堂,只有那些遵行我父的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聖經豈不是説「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嗎?現在為甚麽耶穌説祂不認識那些「求告主名的人呢?」問題是他們口裏雖然承認,但心裏卻沒有相信, 所以這等人是沒有得救的 (羅10:9)。對於此等人, 不論是舊約時代的人或新約時代的人,神都毫不保留地譴責他們,說:「因為這子民只用言語來親近我,用嘴唇尊崇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對我的敬畏,只是遵從傳統的吩咐。」(太15:8) & (賽29:13)尤有甚者,今天還有人,比遵從傳統(即靠功德稱義,不是因信稱義,不靠恩典稱義) 更甚,就是以福音牟利。他們的事奉, 人看起來很熱心,很有成就,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History, Life
Leave a comment
基督徒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挑戰
By Tin-chee (TC) Lo, 盧天賜 序言 不管你接受與否,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元的,反基督教的社會中,敏感的事物浮出水面, 這使傳福音非常困難。 如果我們一不小心,我們很容易在各方面成為別人的敵人。然而,二千多年來的教會,豈非遭遇到同樣的敵視嗎? 但福音和耶穌基督的教會卻站立不移。今天: •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只要你不聲稱真理是具排他性的,你就可以安全無事。 •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只要你不聲稱聖經是道德最高的框架,就可以安居樂業。 • 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只要你不把耶穌帶入對話之內,你什麼都可以說。 否則,友誼可以迅速失去, 甚至朋友都可變成敵人。 • 從精神生活的角度來看,即使你想表達一些靈性觀念,東方精神 (Eastern spirituality) 可以獲得豁免權,但西方精神將面臨徹底的批評。 偏執是明顕的。 • 從言論自由的角度來看,記者可以自由進入任何基督教教堂並公開嘲笑基督教,但他們卻不敢輕視穆斯林。 •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真正的學術精神是「進化論」與「智能設計 (intelligence design)」雙管齊下,讓學生用他們的獨立思想去決定誰是誰非。但現今卻用立法的方策去禁止教導「有創造者」的假说 (hypothesis)。 這正是當今社會的心態和氣氛。 但是我們應該基於真理而不是基於時代的情緒來判斷基督教的福音和真理。 人的心情可以隨時產生變化。 但真理卻不能。 廿一世紀的基督徒正在面臨許多挑戰,僅舉三例説明之: 第一個挑戰是「普救論 (Universalism)」 耶穌將所有律法和先知總結為一條最大的誡命: •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ife, Philosophy/Religion
Leave a comment
The Meaning of Faith (2nd edition)
By TC Lo 盧天賜 Original Chinese Edition (中文版 ): 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73 How do we make sense out of Hebrews 11:1? Many years ago, I came across a church brother who sincerely loved the Lord very much. He gave a rather esoteric definiti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ife
Leave a comment
“Where is God?” in the midst of Covid-19
By TC Lo (盧天賜); May 8, 2020 A long paper written by a group of psychologists and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starts with the following opening statement: “The 2019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epidemic i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ife
Leave a comment
我們是如何得救 (How can we be saved)?
[Summary in English at the end]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April 17, 2020 在熱心傳福音的人們中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寓道故事:「失落的人類被視為是無法游泳的溺水者。 他經過數次的浮浮沉沉掙扎,知道如果他再次沈下去,他便會溺死。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上帝丟給他一個救生圈。 仁慈的上帝真的拋出了救生索,索端係着一個救生圈, 並且精確地扔到溺者伸手所及的邊緣。 該溺者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這個救生圈。 只要他決定抓住救生圈,上帝就會把他拖上岸, 他就得救了。但如果他拒絕救生圈,他肯定會滅亡。」 這故事説出神極大的作為和恩典 (99.99%), 而人只付出微不足道 (0.01%) 的努力, 就可獲得救恩。而且也論到人的自由意志和責任,非常精闢。故事雖動人,也似乎很另人信服, 但它不附合聖經的教導,問題出于那 0.01%人的努力。現正讓我們先看看聖經怎樣説。在此只選兩節 (See Appendix): • 「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書2:5)」 •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以弗所書2:8)」 這兩處的經文告訴我們: 我們生下來有原罪 (original sin), 所以我們都是罪人。聖經也説,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耶穌知道衪自己是誰 (Christological self-understanding)
(English edition at the end) By T.C. Lo (盧天賜); April 10, 2020 (Good Friday) 在這受難節和復活節期間,我們必需問:「耶穌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是每個基督徒都要正視的。反對基督教的人仕或無神論者也盡其攻擊的能事去回應這個問題, 他們經過「研究」後説,耶穌只是一個道德家,是猶太拉比 (老師), 是聖賢, 是偶像破壞者, 是烏合之眾的煽動人, 或是甚麼都可以只要祂不是神。不管我們的答案如何,如果我們的答案與耶穌的自我意識 (self-consciousness) 不同,都是不正確的答案。耶穌一早就知道這個問題的關鍵性,所以他問十二門個徒説:「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約翰福音16:13-17)」 耶穌與穆罕默德 (Mohammed) 之不同不僅在生活行為上, 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被呼召的意義是否明白。當穆罕默德宣稱他獲得屬靈啟示後, 他甚感困惑, 不知意義何在。他需要別人告訴他這是神的聲音。但耶穌明確知道衪是誰並知道衪從那裏來。以下是, 根据聖經, 耶穌對自已的地位有明確認識 (self-understanding) 的證據 (Ref. 1): (1) 耶穌以 “人子” 自稱 這名稱衪應用在自己身上在四福音中出現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Can Forgiving Seven Times Be Sufficient? A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By Tin-chee Lo (TC); March 17, 2020 Forgiveness is a virtue in Jewish culture. Rabbi teaches you to forgive those who offend you up to three times. Peter was a Jew, and he certainly knew this. One day, he cam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A Missing Day, Was It Possible?
By T.C. Lo; March 10, 2020 I love tackling Bible difficulties. But there is one that really befuddles my mind. It is recorded in the Book of Joshua chapter 10. The text reads: 「On the day the Lord gave the Amorite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History
Leave a comment
聖經難題:「少了一日」, 可能嗎?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March 7, 2020 在聖經的救贖史中, 有以下的記載:「12當耶和華將亞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約書亞就禱告耶和華、在以色列人眼前說、日頭阿、你要停在基遍.月亮阿、你要止在亞雅崙谷。13於是日頭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國民向敵人報仇.這事豈不是寫在雅煞珥書上麼.日頭在天當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約有一日之久。14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書10:12-14) 對一位科學家和工程師來説, 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在人類歷史中,真的有「日頭停留、月亮止住」的事件發生過嗎?我堅信科學與聖經毫無衝突。伽利略曾説: 「神給人類两本書, 一本是《聖經》, 另一本是《大自然》。」如果兩本書都是出于一個源頭,他們是一定不會矛盾的。如果有矛盾的地方, 一定是解經有誤,或是科學理論不正確。科學之存在乃基于自然律的存在。有自然律就必定有一位自然律的賜予者。所以科學源于上帝。在這個引言之下,我們如何去理解這段經文? 從眾解經書中,筆者歸納成三個解釋此經段的的可能性。但沒有一個解釋能有很強的説服力。那麼,在堅守「聖經絶無錯誤 (Bible inerrancy)」和「聖經不能有誤 (Bible infallibility)」的大前提下,那麼我們如何去處理這段經文呢?首先我們從現有的解釋去比較它們所能提供的「解釋能力(explanation power)」,看看那一個比較強。 第一個解釋是:太陽和月亮真的停止了它們的正常軌跡。 第二個解釋是:約書亞的禱告是用當時迦南人的占星術的術語説出來。 第三個解釋是:這禱告是詩意的描述。 第二個解釋是不可能。因為約書亞從起初 (過紅海,探察迦南地) 直至進入迦南 (過約旦河,攻打耶和哥和别的戰役), 都是一致地效忠耶和華。也是因為他的忠心被摩西選為接班人。所以他不可能會用異教徒的方法禱告。 第三個解釋也有可能性,聖經的確有很多地方是以詩歌體裁去表達。特別是經文中提到「雅煞珥書 (book of Jashar)」, 它是一本希伯來聖經提到的一本「偽經(apocryphal book)」, 是以史詩 (epic) 形式寫成。詩歌中出現的這一件事, 是被解釋為對長期戰鬥的詩意描述。Jashar 在聖經中出現兩次,另一處是在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History
Leave a comment
那一段經文適用于聖餐禮拜?
By T.C. Lo (盧天賜); February 21. 2020 基督教的聖餐禮拜是以頌讀經文為開始。最常讀的經文是哥林多前書第11章。但這不是唯一可用到的經文。除哥林多前書外,還有路加福音第22章,這也是非常普遍的。此外,馬太, 馬可和約翰福音書都有與聖餐相關的經文。偶然也有牧師採用出埈及記所記載的第一次逾越節的經文 (出12:1-11)。但如果我問, 「在這許多的經文中,那一段是比較更適合于聖餐呢?」那麼我們就要作一些比較,幫助我們在這課題上有更多認識。首先我們以哥林多前書的經典式本文 (classical text) 先作思考。 哥林多前書 (11:23-29) 23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For I received from the Lord what I also passed on to you: The Lord Jesus, on the night he was betrayed, took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在患難中的平安 (Peace in the Midst of Tribulation)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2019 聖誕節)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在人類近代史中的一個黑暗時刻,出現了一個傑出的聖誕節故事。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巳開始席捲歐陸,毀滅和殘骸處處可見,死亡的氣味充滿大地。就在這黑暗的衝突中, 來了一個「聖誕節停戰 (Christmas Truce)」的故事。那年是1914, 就是家父出生的那一年。 戰爭爆發後只幾個月,西歐的陣線巳變成了可悲的一幕。但友敵雙方卻同意在聖誕節前夕和聖誕節那一天停止戰爭,好似是給仕兵們吐一口氣。 爆炸的聲音停止了,槍聲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聖誕頌歌。英軍法軍在這邊唱;德軍在另一邊高歌,一唱一和,友敵不分,肅靜的夜晚被聖誕頌歌所充滿。 到了早晨,雙方的仕兵走出自巳戰壕的迷宮,進入巳燒焦的無人地帶。仕兵們不分彼此,互相分享家庭照片,互相交換禮物:香煙,香口膠,甚至袋中的口糧。幾個鐘頭前他們是死敵,現在居然是朋友。突然間,有一名德軍,從戰壕中拿出一個英式足球,戰塲立即變成球塲。死寂的焦土成為熱鬧的遊樂場所。這個事件成為「倫敦時報 」的熱門新聞。 人類是多麼渴望和平。可惜地上的平安是多麼的短暫。但上帝在基督𥚃所賜的平安,是永恆的。不但是指將來的永世, 乃是甚至今天。 以賽亞書第九章寫道: (v. 6)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v. 7) 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這個預言在二千年前的第一個聖誕節應驗了。耶穌在約翰福音書第十四章説: (v. 27)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基督徒的最大的平安是 (1) 在患難中的平安,知道主與我們同在,並在困難中加力。(2) 赦罪的平安。 我們因信基督, 就不再被定罪了。 約翰福音第三章寫道: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History, Life
Leave a comment
The Meaning of “Nakedness” in Genesis
By T.C. Lo; November 16, 2018 Inasmuch as original sin is a mystery (Ref. 1),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record in Genesis (3 : 6-7) is easy to understand. God gave our First Ancestors one and only “restriction” which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創世記中的「赤身露體」
By Tin-chee (TC) Lo (盧天賜); November 15, 2019 盡管原罪是一個奧秘 (Ref. 1),創世記第三章 (3: 6-7) 的字面記載也算是容易明白的。上帝賜給始祖一條「唯一的禁令」,就是:「不可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後來他們卻受魔鬼的引誘而被屈服了。 (V. 6) 於是女人 (夏娃) 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喫了.又給他丈夫 (亞當)、他丈夫也喫了。 (V. 7) 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纔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 這兩節經文表面看來好像沒有多大的問題,但經過進深的思考後, 發現它們並非沒有難明之處。問題在于對「赤身露體」的領會。 第一種領會是:亞當與夏娃在犯罪之前真的是赤身露體,但是他們卻不知道,直至犯罪之後才知道自己原是裸體的。 另一種領會是:亞當與夏娃在犯罪前並不是真的赤身露體,只是犯罪後才改變成赤身露體,而自己察覺到這樣的改變。 筆者認為第一種説法不太可能。如果他們連自己有沒有赤身露體—那麼簡單的事—都不知道,他們又怎能有足夠的智力去理解神給他們的禁令呢?他們又如何能夠與神自如地進行有意義的交談呢?一個照著神的形象受造的「有靈的活人」不可能在智能上有如此大的缺欠。 第二種説法的可能性較大,因為聖經中一次又一次地論到人在永恆狀態 (eternal state)中是有某一種遮蓋身體的東西的,但在人犯罪之後,便發覺那一種「特殊的遮體物」不見了。始祖在未犯罪前是可以被視為處于這「永恆狀態」的。現在考慮數處經文: (v. 11)「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 (v. 12) 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太22:11-12) 這裡的「禮服」是代表基督的義,是用來遮羞的榮美「衣服」。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 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 (beautifully dresse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Leave a comment
The Eagle Has Landed (中文版在後)
Reflection by T.C. Lo on the 50th year anniversary for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 I have never forgotten the very day fifty years ago. Astronaut Neil Armstrong spoke the phrase “The Eagle Has Landed” to announc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History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