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chee Lo (盧天賜); June 9, 2021
熱心傳福音愛靈魂的基督徒經常都會想起尋道者 (seekers) 的需要。每當有新朋友來到查經班時, 帶領者建議説,「我們今天本來計劃要查的利未記是否適合新朋友呢?不如我們今天不查經而改為一些輕鬆的福音性話題,如談談 ”屬靈四律” 等, 不是更好嗎? 」無疑, 帶領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因為他們恐怕新朋友對難懂的聖經沒有興趣, 下次就不來了。但如果每次當有新人來訪, 我們的查經計劃便因遷就不同的对象而反覆更改,那麼, 有心學習聖經的參予者便因「清談福音」的緣故而受規損了; 查經班也慢慢失去其方向。
但我懷疑這種「移動靶子(moving target)」的做法是否妥當。這種想法的背後似乎假設查經對不信者是困難的事,而淺談福音卻是容易的事。但事實上, 「談福音-論得救」並非易事, 因為福音包括很廣泛的神學大問題,如三位一體的觀念,人類的罪性, 道成肉身,耶穌的復活,重生,信心,因信稱羲,雙重歸算論等, 都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發揮其説服力的。相反地, 我却認為對未信主的朋友解釋救恩論是很困難的事。因為救恩論取決於我們對罪的觀點:我們是相信亞當的後裔只是被罪破壞了完美呢? 還是他們巳經絕望地死在罪惡過犯中呢!我們是相信一個人的得救是上帝無條件的揀選呢?還是上帝預先知道誰將會接受福音而去作出選擇呢?更有些人認為上帝單單救那些「盡己力而為」的人。這些都是龐大的神學問題,絕非「輕鬆地」可以用清談的方式解釋得清楚。然而,救恩論卻取決于這些問題的答案。筆者認為不信者對基督教的入門最好從認識上帝的屬性談起, 我們若不認識上帝是怎樣一位上帝,我們又怎能愛祂和順服祂呢?
上帝給人類的啓示是漸進的,啓示以舊約為始而潛移默化地進入到新約,因此, 或許我們可以籠統說地説「舊約比新約更容易了解」。而這説法與我們一搬的「先讀新約,後讀舊約」的想法不同。奧古斯丁説得對,「新約隱藏在舊約;舊約顕露于新約。」所以不要有「新約更適合新朋友」的錯誤觀念。我認為無論新約或舊約都同樣有效地作學習聖經的起步點。聖經也沒有暗示,在學習上,有任何層次先後的觀念。
其實整本舊約都是關注到神的屬性, 包括我們不願意接受的「上帝的震怒」的屬性,但我們因怕「嚇跑新人」而迴避不談。帶領人的責任就是忠心分解聖言。在聚會中,有時基督徒是有可能會冒犯新人的。例如有一次查經聚會中,一位姊妹帶了一個新朋友來訪。當天晚上帶領的弟兄講到福音書中耶穌所教訓的「要背負自己的十字架。」那位新朋友事後非常生氣,向帶她來的那位姊妹發牢騷,「我生活中已經有太多麻煩了, 還要來到你們的團契聽到這些另人失望的訊息, 我以後不來了。」帶新朋友來的姊妹也非常不高興, 認為帶領的弟兄對新朋友缺乏敏感性; 聖經的確是會冒犯人的。但葛培禮牧師講得好,「如果冐犯不能避免,那就讓上帝的話去冐犯人吧,但切勿不要因我們的態度冐犯了別人。」
嚴格來說, 未得救的人是不會, 也不可能會明白聖經的,所以他們聽不懂聖經是正常的。但聖靈上帝有時會隨己意給人恩典, 藉著某一段,甚至某一節經文開啟他們的心竅,給他們一個當頭棒喝,使他豁然開朗, 明白真道。但這不是可以預先計劃的,乃全是聖靈的工作。
我們常常以為尋道者 (seeker) 就是一些熱心尋找上帝的人。其實只有上帝才會尋找人, 一個未重生的墮落人, 是絶不會尋找上帝的。耶穌明顯地指出, 「人子來,是為了尋找並拯救迷失的人 (路加19:10)。」。當我們自己以為正在尋找上帝的時候,其實上帝已經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首先尋找了我們。所以我們不必對尋道者過份敏感,因為他們是上帝帶來的。只要我們小心,不要做一些拒絕別人或使人气馁的事就好了。聖靈會在他們身上作奇妙的工作。
另外一件事是, 帶領人必需相信聖經是無誤的,相信它不但無誤,也不能會誤。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是聖言,聖言是帶著能力的。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在聖言以外可以找到使人信服真道的方法。我自己是辯道者。辯道不在乎說服別人, 也不在乎贏得辯論, 最終目的是要贏得靈魂。說服力在於聖靈。辯道乃是將阻擋十字架視線上的障礙物移走, 使人看見具有說服力的十字架。其實辯道的操練最大的受益人乃是辯道者的本身。首先他要尊主基督為聖, 然後為了向人解釋心中盼望的緣由、便常作準備、並且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的問題 (彼前3:15)。這個過程必能增加辯道者自己對主的信心, 包括深信「沒有一句上帝的話是不帶著能力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我的神學思想,深受巳故的史鮑爾 (R.C. Sproul) 牧師的影響。他的得救經歷也是因聖經話語的刺銳力而促使的。他進大學後的第一個禮拜內, 有一天他與一位比他高班的高才生談話,這位學長與他談起 「與耶穌建立個人關係」 的話題。他們的對話是一般的閒談而非正式的福音演說, 但那人談到聖經具有超越的智慧時,不知為何, 引用了半句朦朧模糊的經文: 「…樹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樹倒在何處,就存在何處 (傳道書: 11:3b)」。突然間, 他好像意識到自己像死樹一般, 動也不動地躺在那裏, 且正在腐爛中。他看到自己的生活何等墮落, 慢慢地腐爛衰退。 在這思想下, 史鮑爾進入房間, 雙膝跪下, 在床邊禱告, 求神赦罪, 他遇見了耶穌, 得着生命, 彷彿朽爛的靈魂從森林的地底被抬舉起來。事後,史鮑爾說, 「這半句經文猶如當頭棒喝, 正中我心中的要害。」誰能想到這半節舊約經文,讀起來非常尋常,卻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 這就見證了上帝的話語確是帶着使人重生的能力。
才华洋溢的奧古斯丁,年輕時生活放荡不羁,母親日夜為他流淚禱告,但徒勞無功。有一天他在米兰寓所的花园中散步,圣灵催逼他回头,他的心灵呼喊著:「要等到何时呢?何不就在此刻,结束我污秽的过去?」这时他恰巧听到邻家儿童大聲齊唱疊句:「拿起書来读,拿起書来读 (Tolle lege, tolle lege)」當時,他的視線落在一本巳經打開的聖經上,這本聖經剛好打開到新約羅馬書 13:13-14,上面寫著:「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特別是當他讀到「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時,上帝的話語刺透他內心的軟弱之處, 聖靈当時便使他活過來。自此以后,奧古斯丁便归向上帝,並于次年受洗。這個中世紀的故事, 再次見證了上帝的話語確能帶着使人悔改的能力的。
數世紀後, 馬丁路得被類似的方式喚醒過來。 路得深深地在神的公義上掙扎, 他承認他甚至偶爾會恨惡這個教義。但當他讀到奧古斯丁對羅馬書 1:17 的註釋時, 突然頓悟到福音的真諦, 就是 「義人必因信得生。」 這一句短短的聖經促使馬丁路得展開了偉大的宗教改革運動, 其影響力波及至如今。再次見證了上帝的話語確是帶着改變人類歷史的能力。
有一位具有宣教熱情的姊妹被国际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中心 (現在巳經改名 Wycliffe Global Alliance) 派到一個未開發的部落去傳福音。這族人沒有文字,他們只有口頭上的交流。這位姊妹首先為他們從口語設計一套文字,然後用這些文字去翻譯聖經。她選了馬太福音第一章作為事工的始點。當她看到耶穌基督的家譜時,為了節省時間, 她便把家譜這一段省略,直接進入馬太福音的核心。經過長年累月的工夫,翻譯工作終於告成, 她便把稿件送到遠方付印。數月後, 很多印好的聖經幅本運回來了。可是村民對聖經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所關注的,乃是那部運輸聖經的大卡車。這位宣教姊妹心被壓碎了。但她堅持不懈,決定把家譜也加進去,重新付印。當她把修正版交給酋長時,酋長看後就信了耶穌。不但如此,很快地全族的土人都信了耶穌。這位姊妹驚喜地問酋長為什麼會這樣發生呢?酋長回答說, 「原來你們的聖經中的耶穌是真人真事的記載,祂是有家譜記錄的,不像我們所想像的神話傳說,因為家譜對我們來說,是真人真事的記錄, 所以耶穌是真實的人物。我們看到祂的生平,就信了。」 你能想像到基督徒都認為沉悶的家譜却能使一些未開發的士人信耶穌嗎?我們再次證實了神的話語是帶着超自然的能力。聖靈可以用任何一句經文使人歸正。
結論:聖經是神的話語, 它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儘管有時聖經的話語可能會冒犯別人,但上帝卻可以用任何一節聖經,照着他聰明的旨意,在我們想不到的情況下, 拯救任何一個人。我們無需過分刻意改變查經計劃去「適應」新朋友。我們只要忠心分解聖經,聖靈上帝就會工作。我們必須高舉聖經權威。但在教会历史中却有些激進人仕,認為除了聖經之外,我們不應該聽牧師,執長,或屬靈弟兄子妹的話;別人的書籍也無需閱讀。這不是「唯獨聖經」教義的真正意思。我不反對「屬靈四律」,它是一套很棒的福音簡介,令人在很短時間內畧知福音的一二。但在沒有正統神學的根基上,我們若過份地照字面或用己意去解釋它,那就可能會冐「今日的 ”差之毫釐” 造成日後的 ”謬以千里” 」之險。我個人喜歡藉著經文,向未信者多講解一些神的屬性。因為若對上帝不認識,我們又怎能愛祂和順服祂呢? 盼望弟兄姊妹,首先尊主為大,然後常作準備,把自己得救的緣由,以溫柔敬畏的心向別人解釋他們的問題,這是合乎聖經的傳福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