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22

Bible Verses About Predestination (预定論的聖經根据)

Edited by Tin-chee Lo (T. C. Lo 盧天賜); second edition October 14, 2023 在查考使徒行傳十三章時,有一節經文,「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 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v. 48)」,引起熱烈的討論,乃是關注到「預定論」,又稱「揀選論」的教義。「預定」是上帝的思想,「揀選」是上帝的行動。所以,預訂與揀選是一體的兩面。因為預定論是一個有爭議性的問題之一,為了 “以和為貴”,很多教會的牧長,都不願意涉及宣講這一類的難題,以致會友失去了對一些重要真理的理解的機會,因此,我們必須要正視,而非逃避這些問題。 論到預定論,通常人們有兩種極端的反應:第一種是不信者的抗議。他們認為上帝不公平:為什麼祂揀選某人而不揀選我呢?所以他們就否定上帝的可信性而離開教會或查經班。然而另一種人是一些虔誠的基督徒,他們尊重聖經的權威和無誤性。當他們面對難題時,便提供了一組「萬能答案」。當你問他上帝為什麼如此如此?他們的答案歸納在三句聰明的短句中:呀!這是「上帝的主權」,或「這是上帝的心意」,或「這是上帝的旨意」。誰能抗議這些終極的答案呢?問題是這些 ”萬能” 答案若果沒有一些導致此結論的中介知識在推理的過程中,他們的答案,儘管無懈可擊,也沒有太大意義,因為他雖然回答了,其實是「答」等於「未答」。那麼支持預定論的中介知識是甚麼呢?最好的知識就是新舊約經文的本身。聖經中有數以百計的經文支持「預定/揀選」的理念。 聖經中有一個明確,但是難以理解的教義就是「揀選論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它所強調的,就是: 上帝根据自己的旨意预定一些人得救,而另一些人被定为永罚,这与人的行为或功德无关。 得救完全是上帝恩典的工作,人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或选择来获得救恩。 雖然這樣的宣告難以理解,但也不代表它完全沒有邏輯在其中。 我肉身的生命不是倚賴我的意志而存在,乃是完全出自父母親的旨意。同理,我們可以自問:「我屬靈的生命又怎能靠我自己的意志而存在呢?」生命永遠在意志之先。屬靈的生命始於「重生」。不是我們先有「信心」然後上帝「重生」我們, 乃是上帝先重生了我們然後賜信心給我們作禮物。我們憑着這個禮物,透過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就得救了。耶穌對尼哥底母說了一段話,只是強調「重生」的重要性,而沒有提到「如何」重生。因為「重生」完全是上帝的工作,這就是「揀選論」的基礎。 為了滿足人的理性,人們作出這樣的說法: “不錯,我我們的確是上帝所揀選的;但上帝是無所不知的,他預先看到我們日後會作出相信基督的決定,上帝就基於我們的決定,揀選了我們。” 這種觀念,神學上稱之為「先行恩典 (Prevenient Grace」。” 這樣的定義其實是說了等於沒有說,歸根到底,這仍然是人的決定而不是上帝的決定。另外一種流行的說法是 “不錯,我我們的確是上帝所揀選的。只是上帝揀選那些「在基督𥚃」的人。這樣的定義其實也是「說了等於沒有說」,只是用了一個屬靈的詞彙敷衍了事而矣。「揀選論」就像「三位一體」的教義一般,雖然難懂但卻是聖經真理。在我們成聖的過程中,我們都察覺到一件事,就是: “上帝常常給我們足夠的理由去相信祂,好讓我們的「信心」不是「迷信」,但祂也的確保留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用理性去了解的,好讓我們只能完完全全憑信心去接受祂。” 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信心與理性的交互作用。」 然而,聖經中也有很少數的經文,例如: 約翰三章16節: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