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Links
Recent Comments
Archives
- September 2024
- August 2024
- July 2024
- June 2024
- April 2024
- March 2024
- February 2024
- January 2024
- December 2023
- November 2023
- October 2023
- July 2023
- June 2023
- May 2023
- March 2023
- February 2023
- January 2023
- December 2022
- November 2022
- September 2022
- July 2022
- June 2022
- May 2022
- Jan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November 2021
- October 2021
- Sept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June 2021
- May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Octo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December 2019
- November 2019
- July 2019
- May 2019
- February 2019
- December 2018
- August 2018
- May 2018
- March 2018
- January 2018
- November 2017
- September 2017
- August 2017
- June 2017
- March 2017
- February 2017
- January 2017
- November 2016
- October 2016
- September 2016
- August 2016
- July 2016
- June 2016
- May 2016
- March 2016
- February 2016
- December 2015
- November 2015
- October 2015
- August 2015
- July 2015
- June 2015
- May 2015
- April 2015
- March 2015
- February 2015
- January 2015
- December 2014
- November 2014
- September 2014
- August 2014
- June 2014
- May 2014
- April 2014
- March 2014
- December 2013
- November 2013
- September 2013
- August 2013
- July 2013
- June 2013
- April 2013
- March 2013
- February 2013
- January 2013
- December 2012
- November 2012
- October 2012
- September 2012
- August 2012
- July 2012
- June 2012
- May 2012
- April 2012
- March 2012
- February 2012
- January 2012
- Decem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October 2011
- September 2011
- August 2011
- July 2011
- June 2011
Categories
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24
在創世記的異議中和平共處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創世記的重點 只要我們把創世記的重點抓住就夠了。這些重點是上帝要我們必須知道的: 宇宙有一位創造主 宇宙非永恆,它是有一個開始的 上帝是用祂的話語創造萬有 祂的話語是帶著能力, 創造是「從無到有 (Ex nihilo) 」的 祂的創造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有步驟的: 每一步驟都是上帝獨立的創造, 而非建立在前一個步驟之上, 這些階段的次序大至是:從無機到有機,從植物到動物,從簡到繁 創造生物的法則是「各從其類」 最後的創造是「有靈的活人」 這幾點是上帝要我們必須牢記,其餘都是次要的。 重點之外有爭議 1 聖經明確指出上帝是用六「日」創造萬有。「日」在希伯來文是「Yom」。 而「Yom」是一個多義詞。它可以指一搬24小時的一天,也可以指「一段長時段」,甚至其它。忠於字面解經的神學家也碰到同樣的問題,究竟「日」是指24 小時呢?還是指「一段長時間」呢?這個爭論就形成了兩派的爭議:前者被稱為「年輕地球創造論」 而後者被稱為「年老地球創造論」。 可喜的是,兩派的基督徒的動機都是好的:他們都是以「尊重聖經的杈威和無誤性,熱愛上帝,認真地追求真理」為出發點。對我而言,支持「年輕地球論」與支持「年老地球論」都不重要。因它是在重点之外。 重點之外有爭議 2 另一個爭議點是「日球在那一天被創造」。 創1: 3 宣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自己就是光,所以「光」是不需要創造的。所以「就有了光」應解釋為「光的載體 (light bearer)」」的創造。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太陽是在頭一日創造的。 但我們如何解釋記載在創1:16的第四日創造:「於是 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其合理的假設 (或推測)是: 在第四日之前雖然已經存在,但是因為大氣層有濃厚的水蒸氣所以從地球上是觀察不到他們的,但仍有足夠的陽光使植物藉着光合作用可以生長。第四日水蒸氣和陸地慢慢分開使從地球可以觀察到日月星辰的運作,準備人類出現時可以使他們定節日和數算自己的日子,從而得着智慧之心。 支持太陽是在第四個創造日完成的理由是:上帝知道先民認為太陽是生命之母,所以去敬拜它。上帝為了教導人類不要拜太陽,所以日頭是在創造植物之後才出現,以說明日頭不是生命的必要條件。這說法也是有其道理,供讀者參考。 但無論你是贊成太陽是第一日被造或是第四日被造對我們救贖無關對其他大自然科學的解釋也沒有關係也不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對其它大自然的解釋也沒有影響。讀者可自由選擇。 斷言的不可能性 創世記 1,2 是上帝向人類啓示宇宙萬物的由來。是宇宙學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這兩章的經文,不到700個字, 然而宇宙學學者,神學家,釋經者對此兩章聖經的闡述和評論,自古至今,不計其數。除了上帝要我們必須知道上述的幾個重點外,任何人都不能斷言他的解釋。沒有人能聲稱絕對的合理性,只有尋求比較式的合理性。 「假設」的必要性 我們可想像到人對宇宙的解釋、只要超出上述幾個重點的陳述、都是屬於「假設 (hypothesis)」的領域。讀者必須把這個事實放在腦海中。「假設」在科學 (不單指自然科學) 和推理上佔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所有偉大的科學理論都是從假設為其起點。但從「假設」到「理論 (principle)」,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小心的求證」。聖經難題的處理也遵循這個原則。 對聖經難題的處理 「假設」不是胡思亂想。嚴謹的神學家也是用假設作為起步點,但他的假設必須符合下面三個原則: 假設必須符合邏輯和常識。 假設必須有聖經的經文來支持,才可以把這個假設視為真理。 如果沒有任何經文的支持,我們就退而反問,「這個假設有沒有被任何一節經文所推翻?」 如果有,我們就必須摒棄這個假設; 如果沒有,這個假設就成了解釋聖經的合法可能性,但這只是一個可能性而矣。 我們應用這三個原則來評估異議。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
如何渴望上帝的臨在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基督徒,尤其是那些喜愛讀詩篇的,都一致地渴望上帝的同在和同行,並且知道這是蒙福的渴望。既然這是一個自然的流露,那麼為甚麽還要思想「如何」呢?這種渴望真的是「自然」嗎? 《路加福音》第5章記載了一個故事:耶稣在加利利海边找到彼得和他的同伴,他们整夜打鱼却一无所获。耶稣告诉他们把网撒在水深之處,结果他们大有收穫,並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參看4-7節) 。彼得沒有很高興地說, 主阿, 祢的同在真好,我知道祢很忙,只要祢每週陪伴我幾小時, 像今天一樣, 我就滿足了。彼得沒有這樣說,相反地,他感到非常畏懼,然後「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v. 8) 」舊約中也有類似這種「不願與主同在」的例子: 亞當和夏娃犯罪之後,「聽見 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裡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 神的面(創世記 3:8)」。 約拿在神呼召他去尼尼微宣講悔改的信息時,他不甘願,試圖逃往他施,躲避耶和華 神的面。(約拿書)。 烏撒也是一樣,當他看到正在被牛車拉動的約櫃快要倒下來便不由自主地伸手扶住神的約櫃。聖潔的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 神的約櫃旁 (撒下6:6-7)。 誰願意親近這位上帝? 然而,詩篇的作者們 (及其他聖經人物) 有截然不同的心願,他們都深深地渴望上帝的臨在,並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福氣的事情。為什麼信徒有這種極端的看法呢? 原來當一個人察覺到自己的罪性和罪行上的污穢,又同時看到那位「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賽6:3)」時,這種強烈的對比,使人無法在這純潔無瑕的主面前站立得住,精神上感到極大的創傷,面對這種衝擊、唯一的出路就是哀求主離開他,像彼得所做的那樣, 或自己逃避上帝的同在,懼怕像神那聖潔的審判臨到約拿一搬。如果是這樣,我們面臨另一個問題: 對於詩篇中那些渴望上帝的同在的子民,難道他們真的對上帝的聖潔沒有深度的認識嗎? 當然不是: 例如和大衛在詩篇92篇說,「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以聖潔 (holiness) 的妝飾〔或作為〕敬拜耶和華。」那麼,我們如何回答彼得和大衛的对立想法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牽涉到福音的核心。但首先我們要知道,彼得最終是與詩人一樣,深深地渴望與主有深厚的關係的。讓我們看看以下的例子。 彼得在殿門前奉耶穌之名使生來是瘸腿的人行走。然後向驚訝的群眾說,「以色列人哪,為什麼驚訝呢?為什麼定睛看我們,好像我們憑自己的能力或虔誠使這人行走呢? (徒3:12) 」,這句話暗示了彼得對耶穌的依賴和對主的使命的承擔,顯示了他希望與主同在的深切願望, 因為「依賴」與「承擔」是基于「渴望與主的同在」。 彼得從「主阿、離開我」到「渴望與主的同在」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過程就是「福音」。有罪的人與聖潔的上帝是水火不相容的的。但當罪人被耶穌的義袍覆蓋後,他就可以坦然無懼地, 並歡歡喜地, 來到上帝的面前與他建立親密的同在。「被義袍覆蓋」代表已經重生。但我在這𥚃不是說彼得當時尚未重生。其實,耶穌的門徒,除了猶大之外,個個都是被主的靈重生過的人。但「已經重生」與「意識到巳重生」是兩回事。當彼得說「主阿、離開我」之時,他未能清楚地「意識到」他已經是基督徒,所以他雖然得救,但卻沒有享受到與主同在的福氣。 但隨着不斷跟隨主,並與主學習,他的靈命慢慢成熟,最後成為耶穌基督的忠心的使徒,甚至在受迫害中, 也能享受到與主同在的甜美,甚至為主捨命也在所不惜。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