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2 不是與創世記 1 呈現不同的創造順序嗎?

By Tin-chee Lo; 盧天赐

創世記第二章根本沒有提到創造的過程只是假設第一章所記錄的創造過程已經完畢。第一章沒有提到第七天的事情,所以第二章頭三節繼續用同樣的方法,語氣和詞彙述說第七日神的安息,並說明神賦予被稱為安息日的笫七日一種特殊的神聖性。這一點是與其它六日的原始創造工作不同之処。這個安息也代表創造的結束,再沒有新的創造。

創世記第二章第四節是把第一章的頭五個日以這一句話作一總結的引言:「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 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而沒有加上任何新的創造細節資料。可見第二章的目標不是論及創造的過程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第六日中关乎「人」的身上,甚至第六日頭一部份的創造—-動物走獸,人猿等—-都沒有提,以免分散對人的注意力, 因为人是上帝創造的高峯。

第一章是創造過程的骨架輪廓。提到人類的創造是系列的最後部份而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第二章的主要關注是人。提到上帝創造亞當與夏娃的細節和他們所處的環境, 而完全沒有近東文化中那種的虛構神話傳說的色彩。

(創2:5-6) 提到野地 (地球, 土地,或 整個一搬區域) 的原始狀況。在第三日創造的田間菜蔬, 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 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但上帝使用特殊灌溉系統,使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為亞當居住環境作出準備。

(創2:7-8) 上帝用独特的方法創造亞當和夏娃,這與創造其它所有活物的方式截然不同,並特別為他預備完美的居所—伊甸園—使他可以觀察和享受周圍環境的美麗和豐富。這是第二章所提到的唯一創造。

(創2:9-14) 述及伊甸園有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及大量的菓樹可供食用,又有四道大川维持茂密的植物。伊甸園處於高地,四道大川從伊甸流出,流向邊界以外的較低地區。

(創2:15) 上帝安置亞當在伊甸園, 並分派他一份引人入勝的工作,就是:饲养,修理,和看守這個偉大的自然保護區。

從這十五節聖經,很明顯地,讓我們看到創世記第二章的目的,它並不是敘述創造的故事,至少內中沒有提及太陽, 月亮, 星宿, 海洋的形成,因它已經假定創世記第一章的創造作為背景。甚至動物也沒有提及,直至亞當被分派去履行一項任務, 就是給帶到他面前的每個物種或鳥類或野獸等各樣活物指定的名字 (創 2:18-20)。這就相當於今天的「命名學」和「分類學」。所以亞當應是人類的第一位科學家。

在此階段之前,上帝與亞當立約:「耶和華 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喫.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為你喫的日子必定死。(2:16-17) 」神最終的目的是期望亞當成為一個順從的孩子。

在命名和分類的過程中,亞當發覺與這些動物交朋友並不能滿足他心靈深處的需要。神就在此時用奇妙的方式為他預備夏娃作他助手與他相伴。「耶和華 神使亞當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創2:21-22) 」最後幾節是生動地描繪人類第一次的婚姻,我們可以想像出亞當欣然接受神為他預備的新助手,並毫無保留地作出愛情的承諾。

從比較文學 (comparative literature) 的觀點來說,創世記第二章與所有創世記錄 (包括猶太人的創世記第一章以及異教徒的神話傳說) 形成鮮明的對比。起碼,創世記第二章沒有提到最基本的天地的創造和動植物的創造,所以它不能被稱為「創世記錄」。

結論:創世記第二章的作者根本沒有打算把它成為另一個創造過程的紀錄。它是建立在第一章的基礎上。整個第二章的重點是「人」:人是上帝所創造,按照祂的形象塑造,使他成為自己的兒子。上帝把自己的生氣注入亞當,使他能與神自己建立親密的個人關係。

了解人在神面前的價值,我們就了解到人生的: 源頭,目標,意義,道德责任,和歸宿。這就是創世記第二章的主旨。

About Tin-chee Lo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Retired from IBM as engineer, scientist, and inventor since 2006. • Training: Computer Enginee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ircuit design, Memory design, Logic design, system-on-a-chip). • Interests after retirement: Christian apologetics, writing and teaching,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