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聖經符合原文嗎? (附: 死海古卷的發現)

By TC Lo (盧天賜); November 9, 2012

我相信原文聖經是上帝的話語. 但原文早巳失傳, 而我們手頭的聖經是從抄本 (manuscripts) 翻譯過來的. 翻譯的正確與否是很容易考證的. 但問題是: 我們怎知這些抄本與原文符合呢? 我們可用以下數方面來探討.

抄本的數目

除聖經以外, 最古老的手抄本 (manuscripts) 不超過十本. 但新約的希臘文 (部份或全部) 手抄本却超過五千本, 如把其他文字的新約手抄本也算在內, 則超過二萬五千本. 把這麼多的抄本作比較, 學者發現它們是一致的.

抄本與原文的時距

新約原文與其各抄本的時距甚短: 部份約翰福音: 40年內. 全部新約: 100-150年內. 而最古老的非聖經文献, 如Plato and Aristotle 的作品, 它們的原文與抄本的時距達 700年之久. 時距愈短, 筆誤 (copy errors) 愈少. 初期教父說, 如果把所有新約抄本來重新修復成原文, 差異只不過有11 節之多. 而這 11 節與聖經中心思想–救恩–完全無關 (Note 1). 很多抄本現藏在英国的 John Rylands University Library in Manchester University 內.

抄本與抄本間的差異

如果我們把在同一個抄本內不同書卷中所記載的同一件事件作比較, 或在不同的抄本之間, 同一書卷所記載的事件作比較, 我們會發現它們的差異是很小的. 而且這些小小的差異是可以自動用邏輯去協調的.

聖經的免疫系统

馮秉誠甚致認為聖經有本質上的免疫系统, 可以自動清除手抄錯誤. 兹以希伯來文聖經 (Masoretic Text) 及中文和合本的三個例子說明之:

例1: (Note 2)
• 王下24:8 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十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
• 代下36:9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零十天.

首先, 有两個譯本同意王下24:8 的說法: 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 和古敘利亞譯本 (Old Syriac versions) 又叫別西大譯本 (Peshitta) 都把代下36:9 記載為約雅斤十八歲 (非八歲) 時登基. 但更重要的證据則來自聖經本身:

• 王下24:15 (巴比倫王) 並將約雅斤和王母、后妃、太監與國中的大官,都從耶路撒冷擄到巴比倫去了.

可見當時約雅斤己經結婚, 不然怎會有后妃 (wives)? 因此不可能是八歲. 所以一定是 十八歲. 再者, 筆誤的原因可能是王下24:8 中的 “十八” 其 “十” 字可能是指代下36:9 中的 “十天”; 因為希伯來文的 “十八” 是 “八和十” 之意.

例2: (Note 2)
• 代下 22:2 亞哈謝登基的時候年四十二歲, 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他母親名叫亞她利雅,是暗利的孫女。
• 王下 8:25-26猶大王約蘭的兒子亞哈謝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他母親名叫亞她利雅,是以色列王暗利的孫女。

究竟亞哈謝登基時是四十二歲還是二十二歲? 答案來自聖經本身:

• 代下21:20 約蘭登基的時候年三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八年。

約蘭登基時是三十二歲, 作王八年後便是四十歲, 兒子亞哈謝繼承王位時怎可能是四十二歲, 比父親還老呢? 所以兒子登基時是二十二歲. 還有, 七十士譯本和古敘利亞譯本都記載亞哈謝是二十二歲登基.

例 3: (Note 3)
• 代下 9:25 所羅門有套車的馬四千棚, 有馬兵一萬二千,安置在屯車的城邑和耶路撒冷,就是王那裡。
• 王上 4:26 所羅門有套車的馬四萬 (NIV 譯作四千),還有馬兵一萬二千。

一萬二千騎兵用不着四萬匹馬, 所以 “代下” 的數字是比 “王上” 的數字較為合理的.

文士抄寫時的態度

文士們抄寫時的態度是非常認真的. 每當抄錯一字, 就把該皮頁毀掉, 用新的皮頁重新再來. 每當他們抄到 “耶和華” 的名字時, 便起身沐浴自潔, 洗筆淨墨, 表示對神的尊崇. 抄寫的準確度可由一件考古事件證明之.  詳情請看附錄中的 “死海古卷的發現”.

文士們的忠於原文

我想當文士抄到 <王上四章廿六節> 時, 心想這一定不是 “四萬” 而是 “四千”, 於是便滿有信心地把自己的意思加進抄寫的過程中. 但文士並沒有這樣做, 他認為忠心地抄寫比自我解經更為重要.  不是一位文士如此, 乃是所有抄經的文士們也是如此. 他們那忠於原文的態度便供給了我們更大的信心, 知道我們今天所讀的聖經是與原文無出入的.

聖經難題

筆者必需指出, 抄寫的正確並不代表難題的化解. 聖經中是有不少難題的 (見下例). 但聖靈奇妙地使這些難題, 雖供學者有研究的機會, 但不影響救恩的本質, 好讓一般平凡人都能因讀聖經而得到永生.

例: 學者對舊約巨大數字的困惑是存在的: 據民數記 (1:46) 和 (26:51) 記載的資料, 得知當時凡廿十歲以上能出去打仗的男丁超過六十萬, 從而可推算到以色列人的總人口數目可達二百萬. 然而並非所有廿十歲以上的男丁都可以打仗, 那麼總人口的推算就應更多了, 可達三百萬至五百萬之譜. 以當時的地理環境, 出埈及後的年日, 漂流曠野時的死亡率, 不能不使人認為這推算出來的人口總量是個似平不近情理的巨大數字, 至今學者還是困惑. 對此 “舊約中巨大數字” 的解釋, 學者們提出多式各樣的可能性, 有興趣者可參考:

http://www.christadelphianbooks.org/agora/art_less/l03.html

如果馮秉誠的 “聖經免疫” 特性是普及性的話, 那麼對上經文的解釋, 我們只能說, 我們尚未找到其中的解碼 ECC (Error Correction Code) 鑰匙. 有待日後的更深研討. 聖經真是一生研究不盡的書, 這更指的神的偉大和衪的超自然性.

Note 1: “Is the NT Reliable?” by Sean McDowell; Decision 11/2007, p.21.
Note 2: “聖經權威” by 里程 (馮秉誠); pp.324-325.
Note 3: “Who Made God?” by Ravi Zacharias and Norman Geisler; p.120.

—–附錄—–

死海古卷 (Dead Sea scroll) 是由四萬塊手抄碎片 (inscribed fragments) 所組成的. 這些碎片被重新按原樣重組合成了超過五百本書. 這些文献是基督前超過一千年的舊約聖經抄本並其註釋也包括昆蘭 (Qumran) 社區的著作. 考古學者 Ralph Earle 生動而簡潔地說明它被發現的經過:

古卷的發現是現世代最迷人的故事之一. 於一九四七年三月, 貝多因人 (Bedouin) 的一位牧童, 名穆罕默德 (Muhammad) 正在找他失落的一隻羊. 他拿一塊石頭往一個洞裡掉, 這洞是在死海西面的峭壁, 是位於耶利哥 (Jericho) 城南部八哩之處. 使他驚訝的是, 他聽到陶器破碎的聲音. 調查 一下, 他發現一個驚人的景象. 洞底有幾個巨大的瓦罐, 內藏着被細麻布包着的皮製卷軸. 由於瓦罐周密地被密封, 以至這些卷軸能被保存其良好狀態達差不多1900年之久.

死海古卷包括全本完整的以賽亞書抄本, 並零碎的以賽亞書38至60章的手抄碎片, 和幾乎舊約每一本書的碎片. 主要的手抄碎片是以賽亞書及摩西五經 (Pentateuch: 創, 出, 利, 民, 申), 破爛的撤母以記 (上, 下), 两章完整的哈巴谷書, 還有很多非聖經的卷軸是與昆蘭社區有關的.

  • 以賽亞書原文寫於701 B.C.
  • 死海古卷是抄本, 於A.D.68被安放在洞裡.
  • 死海古卷於 A.D. 1947 被發現.
  • 所以它在瓦罐內完整無缺地保存了 (1947-68=) 1861年, 即差不多一千九百年.
  • 死海古卷的完整的希伯來文以賽亞書抄本被古文書學家 (paleographers) 鑑定為125 B.C. 的抄本.
  • 在死海古卷被發現前, 最古老的手抄本是瑪所拉經文 (Masoretic text), 它被認為是標準的希伯來文聖經, 瑪所拉經文是被鑑定為A.D.916的抄本.
  • 所以死海古卷的以賽亞書抄本比瑪所拉經文早了 (916+125=) 1041年. Merrill F. Unger 指出: 死海古卷的發現是有其非同凡響的意義. 因為它與瑪所拉經文雖隔千年但它們文本 (text) 中字與字間的相同率達95%之高. 死海古卷的意義就在此: 瑪所拉經文竟與它千年前的抄本幾乎無異. 這說明歷世歷代的抄本的精確性!
  • 賽亞書53章共166個字, 死海古卷與瑪所拉經文的差異只有17處:
    • 10處是與拼字 (spelling) 有關, 不影响其意義.
    • 4處是與文章風格 (stylistic changes) 有關, 如用不同的連接詞 (conjunctions) 等.
    • 死海古卷完整的賽亞書第53章多了3個 “光light” 字, 但不影响全文意義, 且被其它两項文献所支持: 希臘文舊約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或簡稱 LXX)及 IQIsa (在洞號#1 中所發現的以賽亞書的手抄碎片, 稱號為 Isaiah A).

在今天所謂 “死海第一洞 (Dead Sea Cave 1)” 內有八卷軸, 其中五卷軸被設在耶路撤冷的敘利亞東正教修道院 (Syrian Orthodox Monastery) 的大主教 (archbishop) 所購買, 其它三卷軸分別在两瓦罐內則由希伯來大學的教授 Sukenik 所購買. 卷軸被發現時, 這事都沒有被宣揚. 及至Sukenik教授購買卷軸後的第二天, 即1947年十一月, 他在日記上寫道, “這發現可能是在巴勒斯坦土地內最大的發現之一, 是我們從未期望過的. 但這些重要話語當時並未被發表.

幸好因為大主教不憧希伯來文, 所以他便在1948年二月, 打電話給設在耶路撤冷的美國東方研究學院 (American School of Oriental Research), 告訴他們有關卷軸的事. 當時的臨時主任是位年青的優秀業餘攝影師, 名John Trever. 用盡其艱鉅專注的努力, Trever 把偉大的以賽亞書卷軸, 每一行都攝影下來, 構成一幅長24呎10吋的圖片 (筆者約 20 年前訪耶路撒冷曾親眼在古卷博物館見過). 他親自沖洗 數張感光板並用空郵寄給廣泛地被人認定是美國聖經考古學院教務長 (dean of American biblical archaeologists) 的Johns Hopkins 大學教授, W.F. Albright 博士. 在Albright 博士的回信中, 他寫道, “這是我極衷心熱誠的祝賀, 是為這項當今最偉大的手寫本 (manuscript) 的發現! 這真的是絕對驚人的發現! 在有關原稿的真實性的領域裏, 這就幸運地不可能有極輕微的懷疑在其中.” 他鑑定死海古卷的抄寫年代約為100 B.C., 甚至更早些.

取材于:

  • “Is the Bible Intolerant? Sexist? Oppressive? Homophobic? Outdated? Irrelevant?” by Amy Orr-Ewing; pp.44-46.
  • “Searching for Truth” by Joe Boot; p.131.

 

 

About Tin-chee Lo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Retired from IBM as engineer, scientist, and inventor since 2006. • Training: Computer Enginee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ircuit design, Memory design, Logic design, system-on-a-chip). • Interests after retirement: Christian apologetics, writing and teaching,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