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C. Lo (盧天賜); October 20, 2012
宗教與福音
對聖經的世界觀不甚了解的人總認為宗教是人性中最祟高的表達. 一般來說, 人們的意見都視宗教為一種固有地令人欽佩, 高尚且對社會有益處的東西. 但實際上, 在所有人文學科 (哲學, 文學, 藝術等) 中沒有一樣比宗教對人的靈魂更具潛在性的危害力. 沒有一樣東西比錯誤的宗教更邪惡, 且邪惡得更透切. 因此, 耶穌在世時常常毫不保留地嚴嚴斥責那些披着聖經真理外衣的假師傅和猶太宗教的領袖們. 使徒保羅也是如此. 所以傳福音不是傳一種稱為基督教的宗教, 乃是介紹耶穌給罪人, 讓他們認識耶穌是救世主並與祂建立個人的関係. 這不是說我們不能用 “基督教” 這三個字來代表福音, 乃是說當我們用 “基督教” 這三個字時, 我們要了解其內涵乃是與耶穌基督建立個人的関係而非遵守一些宗教禮儀和道德規範. (not religion but relationship). (Ref.1)
傳福音是基督徒的使命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註: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 28:18-20)
安得烈 (Andrew) 的榜樣
安得烈是新約人物. 聖經中記載不多, 但從他身上, 我們可以支取教訓, 使我們成為有効的福音使者.
• 當安得烈認識耶穌後, 他的反應是: 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 “我們遇見彌賽亞了!” 於是領他去見耶穌 (約1:41-42). 這两節聖經有幾個重要字眼:
先—-表示傳福音要有迫切感, 要把它看為首要的偽優先次序.
找—-表示付代價的精神和願意犧牲的精神. 門徒關心食物, 耶穌關心人的靈魂 (約4:31-32). 保羅也是如此 (I Cor.9:23). 彼德遜 (Jim Peterson: 導航會資深宣教士) 在他的 “Evangelism as a life style” 書中道, “宣教行動之所以不成功, 是因為宣教士沒有用生活方式去配合他們的宣講.” 我們應用心靈眼睛去找出人對福音的需要. 最悲莫如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哥哥—傳福音從自己家人開始. 這不是說要等到家人都全部信主後才開始向別人傳福音, 乃是說我們要常常想着親人的灵魂. 當你把福音傳給別人時, 別人有一天也可能把福音傳回給你的家人. 福音線是很奇妙地連接在一起的. (See Appendix)
彌賽亞—-這是信息的內容; 福音的核心. 福音的重點是對象, 不是宗教的儀式, 而信仰的對象是彌賽亞, 即基督. 耶穌就是舊約所預言的那位彌賽亞.
領—-這是行動. 孫中山的 “行易知難” 或許給我們鼓勵. 撒瑪利亞婦人 (Samaritan woman) 蒙恩後開口向族人傳福音. 腓利開口向埃提 阿伯太監傳福音. 用平凡簡話觸動人, 心裡尊主為大 (I Pt.3:15). 撒瑪利亞婦人信主後立刻放下水罐. 不再害怕別人對她的目光. 她不是靠學問, 學位, 只重於行動, 結果多人信主. (John 4:39)
• 耶穌所行的神蹟吸引了許多群眾. 耶穌舉目見五千人湧前來,見他們餓了, 就對腓力說: “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 腓力回答說:“我怎會夠錢買那麼多食物給那麼多人吃飽呢?” 有一個門徒叫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但是要分給這許多人,還是不夠呀?耶穌對安得烈說, “盡管把五餅二魚遞給我吧.” 於是安得烈便從孩童手中取了五餅二魚交給耶穌, 耶穌用神蹟喂飽了五千人. (c.f. 約6:1-12).
你以為向一個小孩子要東西是一件容易的事嗎? 但安得烈卻有異常的說服力. 可見他是一個可愛的人, 對人富有敏感性的人, 和容易被人親近的人. 這豈不是傳福音者應有的特徵嗎?
•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臘人。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約12:20-22)
當我們遇到一些博學的人或有名望的人, 我們常常不敢向他們傳福音. 但安得烈並不因自己的卑微而猶豫, 他却勇敢地和一位同伴去見這些有學問的希臘人, 把他們帶到耶穌的跟前.
從安得烈的為人, 態度, 心態, 信心, 勇氣, 和行動, 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套實際可行的傳福音方法, 讓我們稱它為 “安得烈行動 Operation Andrew” 吧. 這是葛培禮佈道團(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 所用的方法, 可用五個 “LOOK” 字為首. 參看Ref.2.
• Look Around (向周圍看) —-在家庭, 學校, 及工作單位, 注意福音的對象.
• Look Up (向上看) —-就是為這些未信主的人禱告. 更為自己禱告, 因為如果我們離開神, 我們便不能作甚麽. 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在二百年前將福音帶入中國, 是因強烈的意志. 他要經過200多天的海航才達中國, 然後學中文, 過中國人生活. 他在中國 (廣州及澳門) 傳教27年, 只回英國一次. 他以文字工作 (literature distribution) 向商人傳福音. 他把聖經翻譯成中文 (Note). 當他到達中國不久, 有人問他, “你對中國人的屬靈生活會發生作用 (spiritual impact) 嗎? 他回答道, “先生, 我不會, 但我知道神會.” 馬禮遜是 “向上看” 的人. 他只領少數人歸主, 但神藉他大大影响了中國的教育, 醫药和文化. 他把西曆介紹給中國人, 主要在說明禮拜日的重要性. 若無意志, 便無動力, 若無動力, 便無行動. 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I Cor.9:22).
• Look Out (向外看) —-就是找機會的意思. 自己平時的準備和個人的生活見證是可以令人另眼相看而因此製造了想不到的傳福音機會. 德蘭修女 (Mother Teresa) 和賈耐梅 (Amy Carmichael) 在印度定居, 以貧窮, 下等家庭中的婦女和孩子為工作對家. 從1893至1951, 賈耐梅只回過愛爾蘭一次. 她們堪稱 “寧可燒盡, 不願銹死.” 傳福音要有熱情, 德蘭修女是 “向外看” 的人. 但我們的熱情必需受聖靈的管制.
• Look Forward (向前看) —-當教會有特別聚會. 這就是開始請朋友的時候了.
• Look After (照料新嬰孩) —-把剛信主的朋友帶到小組, 鼓勵他們事奉, 帶他們查經, 幫助他們在基督裡成長.
Appendix: 奇妙的福音線; 例: (Ref.3)
- A Sunday school teacher, Mr. Edward Kimball, led a Boston shoe clerk to give his life to Christ in 1858. The clerk, Dwight L. Moody (1837-1899), became an evangelist.
- In England in 1879, Dwight L. Moody awakened evangelistic zeal in the heart of Frederick B. Meyer (1847-1929), pastor of a small church.
- Frederick B. Meyer preaching to an American college campus, brought to Christ a student named J. Wilbur Chapman (1859-1918).
- John Wilbur Chapman engaged in YMCA work, employed a former baseball player, Billy Sunday (1862-1935), to do evangelistic work.
- Billy Sunday held a revival in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A group of local men were so enthusiastic afterward that they planned another evangelistic campaign, bringing Mordecai Ham (1877-1961) to preach.
- During Mordecai Ham’s Charlotte revival (Nov.1934), a young man named Billy Graham heard the gospel and yielded his life to Christ.
Ref.1: “The Jesus You Can’t Ignore” by John MacArthur; p.11.
Ref.2: http://pub.revival.com/andrew/andrew.pdf
Ref.3: “Little by Little” by Jack E. Shaw; pp.11-12.
Ref.4: CWTS 基督工人神學院; Jan. to Mar., 2007 院訊. (其重點畧散佈於全文)
Note:
在滕近輝牧師的講道中, 他曾述此故事: 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原是街童. 一位姊妹開放她的家作教室. 一位製衣商對這位姊妹說, “凡參加主日學的孩童, 我都送他一套新衣.” 年幼的Robert 在其中, 但後來他不再上課了. 衣商說, “我感覺到這孩子與眾不同, 可否把他再找回來, 我再送他一套新衣.” 後來找到了, 他回來. 馬禮遜在英國於1807 年興起主日學運動. 他是到中國第一位宣教士. 製衣商與這位姊妹, 雖然遇到難處, 但他們成功了. 撤種與收割雖不同人, 但他們 “一同快樂,” 正因為他們完全是為主而作, 便無妒忌—-“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詩1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