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應注意的瑕疵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約翰·牛頓 (John Newton,1725-1807) 是《奇異恩典》歌詞的作者。這首讚美詩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和廣泛認可的歌曲之一,不但教會詩班喜歡,甚至在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們中也引起了共鳴。他也寫了一本有趣的書, 書名是《Seven Christian Blemishes (基督徒七大瑕疵)》。書中所指的「瑕疵」是一種對靈命長進沒有幫助的東西,但它不是罪,也不是聖經所禁止的東西。約翰以牧者的心肠指出: 如果基督徒讓這些「瑕疵」發展下去,就很容易演變成一種生活形態,那就會妨礙基督徒的靈命長進,就像青蛙在慢慢沸騰的溫水中漸向死亡而不自知。約翰·牛頓的寫作很奇特,頗像約翰·本仁 (John Bunyan) 所寫的《天路歷程》的寫作風格,就是用一些奇異的虛構人物的名字,透過寓意的方式來表達這七個「瑕疵」的本質。這七個虛構人物是:Austerus, Humanus, Prudens, Volatills, Cessator, Curiosus, Querulus.

但本文只討論其中一個人物: Querulus。這個古怪名字是從一個英文字 Querulous 演變而來的。這個英文形容詞的意思是「抱怨的, 爱挑剔的, 发牢骚的, 易怒的, 鸣不平的」。約翰把 Querulous 幽默地借音扭曲為「Querulus」,可音譯為「奎魯斯」。但中文讀起來很拗口,所以我把「奎魯斯」改名為「吹水佬」。這個名字的典故是:有些人談笑風生,講到興高采烈的時候,口沫橫飛,熱情洋溢,和他們一起也頗有樂趣,廣東人稱這種人為「吹水佬」。但當談到政治或宗教的事情時,其中有些人非常敏感,有時甚至會鬧到面紅耳熱。現在我把 約翰·牛頓 的文章用今天的語言去表達, 使讀者更感切身。

「吹水佬」喜歡談政治,他常常譴責公共事務的管理不當,但他卻沒有接觸到推動政府机制的巨輪的源頭。 無論他如何大聲疾呼也不能使政府的官僚巨輪加速或減緩。「吹水佬」既沒有合法的法官資格,也從未受過「公共政策」的學術研究,他也不是歷史學家, 為什麼他對政治會那麼煩惱或激烈呢?他的資料來自報紙新聞,電視節目,YouTube, ChatGPT 及其它各社交媒體, 或從一些同聲同氣的朋友那裏來的。如果「吹水佬」只不過是社會的一份子,那麼他的煩惱就只不過成為他個人的「瑕疵」而矣。但如果「吹水佬」是基督徒,他的煩惱就不僅僅是「瑕疵」 , 更糟糕的是,他與「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的聖經教導背道而馳,且不知不覺地忘記了上帝的主權。雖然「吹水佬」對社會或政府有批評,但如果他有機會到別的國家住了三四個月,回來後,他可能會感到他所住的國家並沒有他所批評的那麼糟糕。

但如果基督徒被置於公共事業的領域內,例如在政府機構作公務員或主管,甚至当高官、無疑地, 他應該忠於上帝對他從政的呼召,並透過一切合法的方法,去改良社會,本於基督教的世界觀去造福市民及子子孫孫,就好像五朝重臣但以理先知一搬,為上帝作美好見證。另一位從政的好榜樣就是約瑟。他的言行在外邦人面前,為神作了不可磨滅的見證。

對「吹水佬」來說,最好就是「讓死人去埋葬死人」吧!與其在政治議題上大肆喧嘩,不如好好地利用自己一生餘下的時間來實現更好的目標,例如好好地研讀聖經,幫助信徒,若是可能,多參與一些教導性的事工,因為教學是可以相長的。基督徒, 或者是大多數的人民, 都無能為力改變現實,但他們可以透過為國家祈禱,做出更重要的事奉,而不是對他們「無能為力去改變的事情」諸多挑剔,甚至與他觀點不同的人鬧到面紅耳熱,不歡而散散。就好像天體的運作不受天文學家爭議的影響一樣。「吹水佬」的熱心不僅對別人無益處、對自己也有害。他弄到自己在精神上痛苦,並把他的思想從更重要的事情轉移、並阻止他感受到他實際擁有的那些祝福和價值。

我們不要誤會 約翰·牛頓 是反對基督徒談政治。剛剛相反,他對改進社會政策非常有興趣。首先讓我們看看他的背景。約翰是一位英國水手, 他的工作是參與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他在一塲暴風雨中的海上,經歷了深刻的屬靈轉變。其後他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參與奴隸貿易的不道德行為。他從奴隸船的船長改變成廢奴主羲的直言不諱的熱心倡導者。約翰·牛頓最終放棄了航海事業,成為英國聖公會牧師。他開始公開反對奴隸制,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見解說服其他人認識到奴隸制的罪惡。他出版了頗具影響力的小冊子《對非洲奴隸貿易的思考》。他和他的一位朋友 威廉·威伯福斯 (William Wilberforce) 及其他廢奴主義者的合作,在英國廢奴運動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後來威廉·威伯福斯也希望成為牧師,但 約翰·牛頓 極力勸阻,並鼓勵他參與政治成為國會議員。威廉·威伯福斯 也慢慢意識到「從政」是上帝對他的呼召。藉着他那雄辯的恩賜,威廉·威伯福斯 在英國國會中發輝了非常巨大的影響力,使英國最終廢除了販賣奴隸制度。由此,我們不要誤會 約翰·牛頓 是「反對政治」的人。剛剛相反,他對政治有一個正面的看法,正如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說的那樣:「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之意。所以「管理眾人的事」就是「政治」。難道社會不需要有人管理嗎?

約翰·牛頓 以牧者之愛,打算幫助我們所有人找到與世界互動中的性格缺陷。基督徒應該已找到自己的缺陷而心存感激。這些性格特徵很容易掩蓋基督甜美的香氣,污染當地教會集體的見證。讓我們審視自己,看到我們的罪而願意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

About Tin-chee Lo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Retired from IBM as engineer, scientist, and inventor since 2006. • Training: Computer Enginee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ircuit design, Memory design, Logic design, system-on-a-chip). • Interests after retirement: Christian apologetics, writing and teaching,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