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洪水看神的公義和慈愛

By T.C. Lo (盧天賜); January 7, 20118

我有一位好友朋友,他每星期日都上教堂,他這個習慣已經有好幾年了。我問他,「甚麼障礙在你心中使你還不願受洗相信耶穌呢?」他很爽直地告訴我,他無法接受洪水的史實,他認為慈愛的神怎能消滅當時世界上所有的人? 如果基督徒相信聖經是無誤,我就不能相信聖經中的神。這篇文章是特為他而寫,也為與他有相同困難的讀者而寫的。

不錯,讀到洪水的歷史,的確有很多難題:洪水是局部性還是全球性?水從那裡來?方舟夠大嗎?遠方動物如果進去? 等等。科學家和神學家對這些問題都有研究。但當人們讀到創世記第六章和第七章後,下面這些道德上的句語卻是使人在相仰上裹足不前:

「神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凡有血氣的人,鼻孔有氣息的生靈, 他們的盡頭已經來到。神要把他們和地一併毀滅。」(創6:13)

除滅所有的人? 包㧷小孩和嬰孩? 除滅所有的生物? 這是難以接受。如果你馬上認為聖經中的神是一位橫蠻殘暴的神,不值得我們相信,甚至認為祂根本不可能存在, 那麼你不是第一位,还有不少人和你有一樣的想法。激進派無神論者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保存他對基督教最強烈的攻擊,就是針对聖經和神所命令的「莫测高深的残暴」。他用了許多令人作呕的形容詞列成清單以表達他的觀點。在他的書「上帝的迷思 (God Delusion) 」中, 他寫道:

『舊約聖經的上帝,可被認為是最使人厭惡的小說 (註:他把聖經視為小説) 人物,他是:

  • 妒忌並引以為榮的 (jealous and proud of it);
  • 一個小氣 (petty), 不公義 (unjust), 沒有原諒別人且喜歡控制別人的怪物 (unforgiving control-freak);
  • 一個有報仇心 (vindictive), 殘忍的種族清除者 (bloodthirsty ethnic cleanser);
  • 一個厭惡女性的 (misogynistic), 害怕同性戀的 (homophobic), 種族歧視的 (racist), 殺害嬰孩的 (infanticidal), 集团屠杀的 (genocidal), 殺兒女的 (filicidal), 瘟疫似的 (pestilential), 夸大狂的 (megalomaniacal), 施虐狂的 (sadomasochistic), 善变地恶毒的 (capriciously malevolent) 恃强欺弱者 (bully)。』

道金斯幾乎把字典中所有形容邪惡的字眼都用光了。我還不停地查考字典才能不錯過他所要表達的要領。

如果我們精疲力尽地彻底探讨上述的難題而把我們的注意力轉離 (diverting) 真正的信息,這就危險不過了 。 那麽洪水的真正訊息是甚麽? 我想有四點:

  • 指出罪的問題的擴闊性: 從伊甸園到全世界!洪水传达一個普世性的警告。就是世上没有一個無罪的人、連一個都没有。
  • 它製造一個模式: 讓我們對審判和恩典有一個全盤的理解 ,請注意在同一大段有關洪水的經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這裡的義人当然不是指無罪的人, 乃是指因信称义的人。因為我們在方舟 (ark) 𥚃的終極的安全可以單單在基督𥚃找到。從這個模式, 我們同時看到神的「恩典」,「救贖」,「関心」和「憐愛」的蛛絲馬跡, 不單單只是嚴勵審判的一面。
  • 一個舞台的布局 (it sets the stage) :救恩的戲劇 (drama) 將在創世記十二章之後搌開。這個戲劇的開塲白是由挪亞的一個後裔亞伯拉罕展開的。日後救主由他而出。
  • 當挪亞看到各式各樣美麗的動物一雙一對地進入方舟,他很難不會想起神偉大的創造。當挪亞看到外面的人硬著頸項,拒絕進方舟,他就體驗到人的墮落和殘暴是如此深重。當挪亞在方舟内平靜安穩地受保護,他就開始經歷到救恩。當洪濤過後,挪亞出方舟,看見萬象更新,天有彩虹,他就享受到新造的世界。挪亞所看到,所經歷的,就是整本聖經所描述的救贖史的軌跡的縮影:創造=>墮落=>救贖=>新造。

然而在這個大圖畫的文境 (context) 下,我们还是要認真地回答原本的問題: 「究竟聖經中的神是否一位橫蠻殘暴的神?」但當人對神有這樣的控告時,在他們的思想背後,作了一個假設,就是聖經 (特別是指舊約) 的神是不関心人類的。

所以首先讓我們回答另一個相關的問題: 「到底聖經中的神真関愛人類嗎?」

自然神論者 (Deists) 相信神的存在,但他們宣稱,當神創造世界以後,祂就離開不顧。他們的神看成頗像地勤人員在足球㘯畫線, 和設立球門,然後從正面的觀眾席坐着看球賽, 他不支持任何一邊,他對比賽結果也毫無興趣。具体地説, 自然神論者否定神是会関心我們的軟弱和失敗,他们認為我們向祂的祈禱是毫無意義的。

然而聖經绘出一幅非常不同的圖畫 。雖然有一位牧師說,「The Love of God」這幾個字在聖經中出現次數少之又少。這是對的。但「神愛世人」的整体理念 (idea) 可說是無處不見。請看:

我們第一對父母故意違背神,從而破壞與神的關係。神第一句記載下來的話是「你在那裡?」神是無所不知,所以這是修辞性的疑问句。是要給世上第一对罪人認罪和尋找赦免的機會。但他們拒絕神。聖潔的神只好公正地處罰他們,但神同時向他們墮落人性表達慈愛和関懷。雖然這剛剛被破壞的世界秩序己成事實,神表達関懷的高峯是給他們一個應許,就是神将會差遣一位救贖主來拯救他們,免除他們自作自受的災禍— 這應許在主耶穌身上應驗了:祂曾來到世上拯救罪人 (1 Tim 1:15; Gen 3:15) 。

神眷顧祂的子民,國家並個人。這概念如一条銀線穿過聖經所記載的人類歷史。衪向詩人保證, 説: 「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 (詩 91:15) 。」

在神奇迹般地拯救子民從埈及為奴之地之後,他們進入曠野,在那裡蜿蜒徘徊四十年之久而終于進入應許之地。盡管他們屢次背逆神,神供應他們的需要;但不久,他們忘記了。但「這四十年、耶和華你的 神常與你同在、故此你一無所缺 (申2:7)。」還有別的作者寫道,「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詩 107:6) 」

一而再, 再而三, 人們見證神那经久不衰的関愛。富豪信徒約伯曾經歷可怕的创伤, 包括突然失去牛羊, 在暴風雨中死去十個兒女,令人惊骇的疾病,還有使他面目全非的毁容。所有這些痛苦導致他呼喊:「我的心靈消耗、我的日子滅盡、墳墓為我預備好了 (伯 17:1) 。」雖然他的信心大受搖動, 但他從不失去信心,並向神承認, 「你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你也眷顧保全我的心靈。 (伯 10:12) 」

神先知中的一位向他的聼眾保證説,「因我萬軍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羊群 (Zach 20:3)。 」以色列君王大衛的一生有極高和極低的時刻,然而他見證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Psalm 23:1) 。」

當我們想到我們怎樣對待神,他永恆的関愛是何等不可思議。難怪大衛問道:「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Ps 8:4) 。」

我們雖然不能完全地抓住「神関愛我們嗎?」這個問題的徹底答案, 但以上經文所指向的真理卻鼓勵我們對神的應許作感恩的回應:「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 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彼前5:6-7) 。」

再說一件事。聖經論及一種「在神面前純真无污的信仰」包括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 (雅 1:27) 。這是聖經對助人的責任的簡單描述;就是幫助那些貧窮的,失去产业的, 下层社会的, 有病痛的,残废的, 孤單的, 易受攻擊的, 和更多比我們更有需要的人。神関心我們,祂也教導我們要関心別的人。因為神就是愛。

聖經中有如此大量的經文都說明我們的神是愛我們和關心我們的神。上述經文只不过是一些例子。還有,聖經中有很多的主題, 如:喜樂,平安,保守 ,盼望,能力,恩典,引導, 等都是神針對我們切身的関懷。當然最大的體貼莫過于神在基督𥚃賜給我們的救恩。關愛灵魂是最大的愛。我們絶不能因幾節尙未想透的難明經段就斷言地抹殺或扭曲了神慈愛関懷的屬性。

鑒於洪水那史無前例的毀滅,人們不能不問:「聖經中的神太苛刻的嗎?」或問,「神的嚴厲是不公義嗎?」

慈愛,憐憫,關心是神的屬性。但我們不要忘記,神的屬性同樣地有嚴厲的一面。當我們犯罪或得罪神,神會懲罰我們,我們便不高興,怪責神太嚴厲,甚至說祂不公義。但因為祂是聖潔的神,祂不能視有罪的為無罪。但試想像一個假设的例子,當我們所親愛的家人被惡人強暴,若神對此事視若無睹,我們還能説神是関愛我們嗎?所以神的慈愛和公義實在是一體的兩面,它們是相伴而行的。神在以賽亞書42:3説:「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 (faithfulness) 將公理 (justice) 傳開。」可見憐憫與公義是並肩而行的。我們也可以説神的公義和嚴厲其實是祂慈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當邪惡涉及切身問題時,或許我們的問題不是「神阿!祢為什麼要懲罰惡人?」乃是「神阿!祢為什麼不 “馬上” 懲罰惡人?」。你不可能讀詩篇而不與舊約的聖徒所呼喊的「我的呼聲蒙祢垂聼嗎?) 」發生共嗚。

2017 年六月三日, 高等法院首席法官 Chief Justice John Robert 在新罕布夏州 (New Hampshire) 的 Cardigan Mountain School (卡迪根山莊學校) 發表演說,「我盼望你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好讓你知道公義的可貴 (I hope you will be treated unfairly, so that you will come to know the value of justice) 。」此講詞,由於它的不尋常表達, 引起聽眾變得火爆。 (TIME July 24, 2017) 但大法官的意思是説, 如果你还不知道公義是一件可贵的東西, 你就首先要感受一下受到不公平待遇時的痛苦。

現在讓我們回到聖經第一本書創世記第三章。在亞當咬禁果的第一口後,他一定回想到神曾經説过這句話:「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喫、因為你喫的日子必定死。 (創2:17)」在亞當呑第一口禁果時,審判的日子巳來臨。他的灵性生命馬上死了 (即馬上神與他断絶交通), 但神卻用恩典克制肉身没有「馬上」死亡。 神藉這個延遲的刑罰,給我們指示兩個看來好似相反的理念:公義 vs 憐憫。公義 (justice) 的相反就是不公義 (injustice), 但公義的補足物是憐憫。公義與憐憫兩者均由神的良善品格湧出來, 没有一個人能不靠神的憐悯而存活。但沒有一個罪人可免受罪帶來的審判。

但在亞當和夏娃 (也包括我們) 最需要憐憫才能生存之際,神就應許一位救主: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 (單數)、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3:15) 」。這個女人的後裔就是指耶穌基督。

「我難以想像亞當和夏娃在織無花果葉的臨時代用衣服時心中的恐懼。當神引進地上的公義的同時,祂也抑制彻底的審判, 而對亞當和當時罪惡世界給予緩刑。以下三原則可以用來消解很多關於「慈愛」與「公義」看來矛盾的問題。

  • 如果亞當的肉身馬上死去,神並沒有一㸃不公義之處,因為這是神預先講過的。
  • 但如果亞當和夏娃肉身之死獲得延遲,那就是神的恩典了。恩典是白白旳,不是「應得」的。
  • 縱然是緩刑,但刑罸必定會來臨,這就說明神的聖潔和公义。如果亞當和夏娃的肉身终于沒有死,神就不是聖潔了。

我們可把這三個原則應用在洪水滅世界的個案上:

  •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創6:5) 。」這節經文就説明神要毀滅他們的原因。如果神「馬上」以洪水審判人類,神一㸃也沒有不公義,因為他們巳達到罪孽滿盈的地步。
  • 「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創6:3)」換言之,神在洪水侵襲前一百廿年巳經預先警告過當時凡有血氣的大難將臨到他們,我們還能説神不給他們悔改的機會嗎?這個120年的緩刑豈非恩典和憐憫嗎?
  • 「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創6:7)。如果洪水沒有來臨,神就不是信實,不是聖潔的了。有一位神學家説,所有神的屬性都包括在祂的聖潔 (holiness of God) 裡面。

神对審判的延遲设置了一個恩慈的但有時又令人洩气的模式。這個設計乃是為了使我們明白罪與公義之間的「時空」上的關係: 不一定每一個地上的邪惡會見到在地上公義的答案,但公義的答案一定會來臨。若不是在現世,便是延遲到永世。 彼得后书 (3:9) 寫道: 「主决不耽延 (slow) 他的应许,像有些人以为他是耽延的一样;其实他是宽容 (patient with) 你们,不愿有一人灭亡,却愿人人都悔改。」所以時間上的耽延是態度上的寬容。

福音的文境 (context):
「舊約期待新約,新約解釋舊約」這是奧古斯丁的話。筆者也大置同意講道王子司布真的理念, 他認為:「舊約每一經文都隱藏著基督。」這就是說,每一個舊約的討論都要把新約福音的文境帶進舊約的經文中才能使舊約獲得深層的神學理解。

從現世到永世之間,我們看到基督在各各他山上;祂是在另一個花園 (不是舊約第一個亞當的伊甸樂園,而是新約第二個亞當的客西馬尼酒榨園) 內等候那期待着的极度痛苦,是祂不應得的審判,且是不可避免地從父而來的審判 (Luke 22:44)。如果你認為神藉洪水對人的審判太嚴厲,神對祂的獨生子的嚴厲更是不可思議。耶穌肉體之苦巳難以形容:「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Luke 22:44) 」。但祂靈魂裡的痛苦「父阿,祢為什麼離棄我」才是祂真正的痛苦。 然而耶穌所受的苦是祂甘心願意的 (John 10:18), 完全是因为祂愛你和我的緣故。

洪水的審判是公義的。但人與人間的確有很多不公義的事。在所有的不公義中, 耶穌所受的痛苦和邪惡,只能用無限的尺度去衡量。而這個痛苦卻帶來一個神秘的雙重交換 (double imputation), 就是: 審判傾倒在基督身上, 而祂卻為新造的人贖換那終極的榮耀。耶稣的受难使每一個過份簡化地试图去解釋神公義的理念完全失色。在祂受難的那一天,那木頭製成的十字架把神在創世記第一章中的應許, 就是指神給第一個亞當那憐憫的應許 (Gen 3:15), 帶進應驗的高潮 。耶穌的死不是事情的終結。三日後,基督的復活把死亡和魔鬼判決極刑。保羅稱此「就职典礼的復活」為「初熟的果子」 (1 Cor. 15:20-23) 。如果基督是第一個果子,我們就是「下一批的果子」,等待參予在歷史最後阶段的復活收割。

耶穌從不轻视世上不公義的現實, 但當我們知道祂那戲劇性的故事是如何結束,我們在承擔暫時性的不公義時便得到安慰。我們必然復活,我們在新天新地的新家中最終會赎回那在這老地球上一切的不公義。但現時, 不公義侵略和㳽漫我們所呼吸的空氣。在這地球上,我們不會有终極的解決辦法和終極的盼望。從不公義釋放出來的終極安息將會在永恆的家找到。今天,我們重覆地喊,「神阿!要等到何時呢 (How long, O Lord) ?」然而我們知道公義與憐憫的救主建造我們的新家,甚至從現在開始 (John 14:3) ,祂所命定的一切,都是為了末日的最後一幕。信耶穌的人,獲何等的安慰!

到此為止,我們的問題不應該是「神愛我們嗎?」或「神公義嗎?」而是「我是否在方舟𥚃?」方舟就是基督的預表。

General References:

  • “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82”
  • “Does God Care?” by By John Blanchard; (TableTalk; Aug. 2017)

 

About Tin-chee Lo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Retired from IBM as engineer, scientist, and inventor since 2006. • Training: Computer Enginee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ircuit design, Memory design, Logic design, system-on-a-chip). • Interests after retirement: Christian apologetics, writing and teaching,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Bible/Christianity, Reasons to believe/Science.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