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那麼多人相信佛教?

By Tin-chee Lo (盧天賜); July 19, 2016

引言
佛教是一個經過沈思熟慮的信仰。它剝奪神的存在。所以嚴格來説,佛教不是宗教,乃是哲學。稱它為「佛學」比稱它為「佛教」更為適合。但在此文中,筆者還是用大家習慣的「佛教」一詞吧!它是一種教導人在沒有神的大前題下行善修身。但有一個基本的問題:甚麿叫做「善」? 沒有神就沒有分别善惡的絶對标準; 沒有神就沒有立足點,行善就好像自己捉住自己的頭髪,希望能把自己拉上更高的位置。這正是亞當夏娃的問題。自亞當夏娃與神破壞關係後,人類就遺傳了喜歡向神宣告獨立的天性: 自己定義何為善,何為惡,何為真理。佛教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是因為它的哲學思想能夠捉住人的自治自主的慾望。

幻覺
「自治自主」内含着一個不言而諭的假設,就是「自」是一個存在的,有位格的實体。但令人瞠目結舌的是, 佛教同時否認這「自」的存在,認為人的「自己」不是實質而不過是一種幻覺。以上的一段話產生了一大堆的問題:

  • 幻覺如何能夠治理它的道德上的善惡問題?
  • 如果沒有至善的上帝,那善惡的標準何在?
  • 佛教勸人為善,但如果沒道德律,人又如果知道他行了善沒有?
  • 道德總是與人 (位格 personhood) 有關的,如果人只是沒有實質存在的幻覺,那道德本身是否也是幻覺?如果道德只是幻覺,那麼殺人放火也不算是惡了。

每一個人都有個名字,每一個人都有一相臉。表示人是有獨特身份的。然而佛教卻認為人不是實體,只是一個幻影。這種玄之又玄的説法,枯竭了人的理性、但卻給一些人帶來一種深奧莫測的感覺,使他們對佛教產生响往。

日光之下無新事。第二世紀的諾斯㡳主義 (Gnosticism) 和現代的基督教科學教會(Christian Science Church) 都持「物質世界是幻影」的說法。

無常
然而另一方面,佛教也有其付合現實的一面。佛教主張「諸事無常」。這個說法頗另人接受。我身体中的細胞每天都在更換,七年後的我與現在的我巳完全不同了。河中的水不斷除舊更新;一秒鐘前的河和一秒鐘後的河,在這意識上巳面目全非。所以佛教斷言世事沒有恆久。這種説法迎合人在生活上的體驗,使人認為佛教是有道理的,不完全是虛玄的。因此, 它是可信的。
就是因為這個永「恆」不存在的觀念,使佛祖並没有留下最終權威的的話語讓他的信徒可作基礎。但當佛祖宣告「諸事無常」時,也表示這句話本身也是無常,它也只不過是短暫的。因此「諸事無常」就不能視為恆久不變的真理了。 既無永恆價值又何必留言作經典?

但耶穌說,「天地都要廢去,但神的話一㸃一劃都不能廢去。」所以聖經也同意「世事無常」的說法。天地千變萬化,萬像不繼更改,甚至有一天宇宙也會消失。但聖經與佛教不同之處是,我們有上帝的話,他是永恆不移,是永遠長存,祂的話一㸃一劃都不能改變。耶穌昨日,今日,和永恆都是不變的。基督信仰是有一個永恆的參照㸃,就是神的話語,就是聖經。聖經是上帝最終的權威話語。

道德
然而佛教徒 (其实是所有人) 卻冥冥中知道甚麼是對,甚麼是錯,顯然在人心中有一個分辨善惡的律,但佛教徒卻否定賜律者的存在。如果沒有一個絶對的參照㸃,那就只有「自我參照 (self-reference)」了。這種各自為政的思潮, 豈不是今天流行的「相對主義 (relativism)」的精神嗎?

冥想
佛教鼓勵他的跟隨者冥思苦想,這種心靈上的追求甚被人欣賞。但思想沒有永恆真理的領導,就變成虛妄,以致誤過最重要的問題,如:宇宙及生命從何而來?人的價值與意義何在?人最終的歸宿又如何?我不是説佛教對這些問題沒有答案,佛教對以上問题都有個别的答䅁。但佛教思想無法提供一組前後相應,邏輯相合,並付合現實的一組答案。
但聖經宣告神是宇宙的創造者。在這個根基上,人的價值基於人是照著神的形象受造,所以人是有固有和内在的價值和反照出來的榮耀。人的歸宿是神永遠與我們同在。這一組答案是清淅的,是一貫的,是無前後矛盾的,是沒有故弄玄虛的,也是不言而明的。美國的獨立宣言一正表達了這個思想的精髓。

膜拜
「諸事無常」也可應用在佛教的傳統和發展上。今天的佛教與佛祖的教導巳似是兩回事了。佛祖並無教導廟宇神像的膜拜。為什麼佛教巳從無神的哲學演變成一個多神的信仰呢?原因是人都有一種敬拜的願望。聖經中論到當人離開神的話語後,敬拜便歪曲成了謎信。佛教沒有最終的話語作依據,所以它由最初無神的哲學,慢慢演變成偶像林立,滿天神佛的世界。「佛學」一詞也被「佛教」一詞取而代之。聖經中公義全能的神主導宇宙的一切。但如果人對祂失去信心,就產生對幽暗世界的恐懼。但人無法擺脫敬拜的意識,拜偶像便成了邏輯上必然的結果。佛教不相信有神,人心中所谒務的敬拜意識便自然地推展出一套偶像崇拜和律法主義的複雜系統。基督教也是如此:在舊約中,我們看到當神的子民對神失去信心,不依賴神,偏行己路,不依靠恩典,偶像膜拜和律法主義便佔據民心。這就是為什麼耶䱈說, 「敬拜必須用心靈和真理」去敬拜。不在真理的敬拜,就是拜偶像。

自主
佛教還有一㸃更微妙地能吸引人相信,就是一種使人感覺到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和一種與塵世隔離的清高景界。佛教教導如果你能擺脫負累,你就沒有煩惱,如果你能停止愛,你就不再有傷心,如果你沒有慾望,你就沒有苦難。如果你拋棄獲利,你就沒有損失。這種「出世」的哲學也是吸引人信佛教的原因之一。但是這種「脱世的願望」豈非也是一種他們要擺脱的「慾望」嗎? 保羅也看世事如糞土。他把他的愛,他的憂慮,他的靈魂都完全交託給耶穌基督。在基督裏的人,不是「出世」而是「在世而不屬世」。這是基督教信仰與佛教不同之處。

但自己真的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嗎? 如果你拿着一個手提旅行箱,準備上飛機,手機一響,你把旅行箱放下,專心聽電話,一不在意,旅行箱被偷走了。請問你向誰求援?行李的責任全在你的身上。倘若你把行李交給航空公司托運,責任就不在你身上了。就算箱子不按時抵達機場,航空公司總有辦法送到你的家門。基督徒的人生是「托運」於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因此基督徒的靈魂是有保障的, 正如保羅所說「為這 (福音)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託我的〕直到那日(提後1:12)。」基督徒有交託感,有使命感。

權威
佛祖既無留下經典,今天的佛經又從何而來? 佛祖 (Buddha) 是基督降世前六世紀 (600 BC) 的人物. 佛經直至基督教時代才進入書面形式。第一本論到佛的生平的書到第一世紀才問世。对比之下, 新約福音書(耶穌的言行)是在耶穌死而復活之後數十年巳完成。耶穌的生平在舊約巳詳細预言。歷史家認為,記錄與事情發在的時距愈長,傳説和神話的介入機會愈大。難怪佛教中有很多神話傳説,但這些奇妙吸引人的故事卻能引起佛教徒的興趣。今天我們中國人所看到的佛教巳非佛祖所教導的佛教。然而基督教的信仰中心是數千年都不變的,因為它有聖經作杈權威性的根據。

歸宿
佛教是個沒有神,沒有終極權威的話語,相信人沒有最終存在的宗教。人帶着不同的重債離開世界, 也帶着不同的重債以不同的身分投胎來到現今世界,重新努力行償還。但債有多少, 向誰還債,何時還清,却不得而之。這種「欠債」-「功德」-「還债」的因果互動, 佛教称之為「羯磨 (Karma)」。羯磨是循環不息,不知何時了結的過程。基督教是唯一有赥罪之恩典的信仰。佛教的「投胎或再生 (rebirth)」與基督教的「重生 (born again)」截然不同。耶穌説,人的核心問題就是心的問題;不是功德 (行為) 的問題。重生就是心的改變。

佛教中的「我的前生」,與「我的今生」,和「我的來生」中的「我」非同一個身份,儘管這些「身份」是一種幻覺。這種玄而莫測的說法使人難以捉摸、但也使人感到深奧。基督教的重生是人相信基督後,生命得到更新,人獲得一個從神而來的生命,生命是有改變,但身份却是連續的, 是沒有改變的。

我曾參加過不少喪葬禮拜. 以我所見, 如果親人知道死者對自己的歸宿畧有所知, 他們在處理喪事的過程中會感到較平安。但如果親人知道死者對自己的歸宿一無所知, 他們在處理喪事的過程中會感到焦慮和失落。佛教徒的喪禮與基督徒的喪禮大有分别: 前者是哭哭啼啼, 吵吵鬧鬧, 認為此是永別, 再不相蓬。後者是有一種憂傷但平靜的氣氛, 如同親人在機塲道别,雖然依依不捨,但知道有重聚的機會。所以基督徒臨終前的感受是:

  • 不會是孤兒,因為他們有一位愛他的天父。
  • 不會死前滿有疑惑,不知去向,因為他們有一位奇妙的策士。
  • 不會憂心如焚,因為他們有一位和平之君賜他們平安。
  • 也不會孤單,因為他們所相信的是一位「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的神。祂應許我們祂永遠不離不棄祂的兒女。

這就是基督徒的歸宿。

結語
佛祖最後遺言: 佛祖臨終前的一句話「衆僧們,這是我的最後遺言:諸事無常 需精進不怠。」意即你們要自己努力,好自為之。這話道出佛教的「無常」與 「自救」的觀念。然而耶穌的最後遗言是「父阿! 赦免他们,因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知道。」基督教是唯一提供赥免的宗教。

參考

  1. 我為甚麽不信佛教? “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284”
  2. 三言兩語論宗教“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469”
  3. “The Lotus and the Cross” by Ravi Zacharias.

About Tin-chee Lo

Gradua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Retired from IBM as engineer, scientist, and inventor since 2006. • Training: Computer Enginee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ircuit design, Memory design, Logic design, system-on-a-chip). • Interests after retirement: Christian apologetics, writing and teaching, and the art of painting.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Philosophy/Religion.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