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C. Lo (盧天賜) ;January 14, 2015
無神論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他們不信上帝的存在。但自九一一事件後,新一代的無神論者崛起,其中以英國的Richard Dawkins為首, 他被稱為達爾文的「牛頭犬」。除他以外還有Christopher Hitchens, Sam Harris, Daniel Dennett, Victor Stenger等人。這一批新無神論者 (New Atheists) 著書立說,虛張聲勢,有幹勁地改變過去無神論者的溫和態度,不願單單滿足於不接受神的存在,進而積極地攻擊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並揚言以鏟除宗教為己任,藉此造「褔」人類。 (Ref. 1)
最近有一部電影名為「關乎信仰 A Matter of Faith」。故事 (Ref. 2) 的開始是描述一個在虔誠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的年青少女,現在要離家上大學了。父母懐著充足的信心,毫無準備地深信女兒在多年按照聖經的教養下,屬靈生命一定穩固不移。女兒的頭一堂課是生物學。教授是位口才出眾,富有幽默感,貌似 Dr. Dawkins, 甚被學生愛慕。他第一句話是,「進化論是真理;是科學;生命不必再用上帝去解釋。」第二堂課是哲學簡介。教授身穿長長的黑袍,留著垂肩的镸髪,開宗明義地宣告,「良善的上帝怎會創造罪惡?」 「愛和憐憫的上帝怎能譲苦難存在世上?」第三堂課是社會學,是一位女教授,她斷言,「在現處的多元社會中 (Pluralistic society),我們怎能相信單單只有一條道路通往天堂?」懷疑的種子巳深深地種在這位少女的心田內,等待發芽。在課堂外,她又受到同學們的同儕壓力和譏諷,不能不使這純潔的心靈受到莫大的困擾。她晚上在想,教授們的論㸃不可能錯罷!我大部份的同學也同意教授們的見解呀!我懷疑我所信的是真的嗎?
基督徒的挑戰是:教會如何提供給這群年輕的大學生對真理的肯定和信心?我们如何爲真理辯護?首先我們要認識清楚,態度在理性之先。其次是明白自己的角色。現在讓我作兩項不為人所知的宣告作為開塲白:
- “每一個人都是神學家”—真的嗎?當有人問你,「耶穌為何要死在十字架上?」只要你一開口回答,你便馬上是神學家了。
- “毎一個人都是辯教學家”—真的嗎?當有人問你,「你為什麼信耶穌?」只要你一開口回答,你便馬上是辯教學家了。
所以問題不是你是否神學家或辯教學家。問題只是你是否一位好的神學家或一位好的辯教學家。當然,當你向別人解釋聖經時或介紹你的的信仰時,如果你帶着一個希望那人信耶穌的心態,你就是一位傳福音的使者了。然而,不論你是神學家或護教學家,當人們把基督教信仰的難題呈現在你面前時,不要忘記問題的後面是有一位「發問者的面孔」。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正在面對生活上的問題或理性上的困惑而爭扎。當人問你,「我當作甚麼才能得救?」傳福音者不但要把福音告訴他聽,還要把福音給他看;意即傳福音者必須把福音活出來才能使他所講的被别人接受。有位人仕 (Ref. 3) 說得好,「我們總共有五本福音書,就是: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及基督徒。然而人們大都不會去讀頭四本的。」所以我們與人談論福音時,不是要爭取勝利,贏得他們進天國。因為靠口才的雄辯你也不一定勝過很多狡辯家。我們必須把福音活出來。這就是我們應有的態度。彼得前書3:15說得好,「只要心裏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這節聖經把理性和心態連接起來。
現在我們開始進入主題, 就是世界觀。世界觀就是一個人對世界和宇宙的看法或觀㸃。表面看來,這好似是屬哲學及宗教的範疇,但它對人的生命和生活極其重要。本文讓我們看看兩個不同的世界觀:
- 創造論—是聖經的;是上帝的意念。
- 進化論—是屬於自然主意的;是人的意念。
現在我们從創世記 (1:1-31) 來看創造論,即創造的世界觀。從這段經文中,我们看到六項截然不同的理念:
- 有一位神。宇宙有一個開始㸃
- 這位神是創造主。祂要有就有,命立就立
- 祂要有光就有光
- 祂要有空氣就有空氣
- 祂用全能的命令使有質量的物質世界從無到有
- 物有所别
- 晝與夜分開
- 水與陸分隔
- 生物各從其類
- 有敘述者的報導
- 神造出菜蔬
- 神造出结果子的樹木
- 神稱它為這些及那些
- 神造萬物並非一次完成,乃是有階段性,階段與階段間插入「神說」的標㸃 (Ref. 4)
- 然後有評鑒
- 神看這是好的
- 神看那是好的
- 最後, 神祝福祂所造的—要滋生衆多,遍佈全地,神就賜福這一切
最後,神造人。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世記2:7)所以人是照神的形象受造的。人是有生氣或作灵魂的。因此,人具有固有的價值 (intrinsic value) 及從神那裏反射出来的榮耀 (reflected splendor)。人為萬物之灵,原因就在此。
以上是聖經世界觀的簡述。一言以蔽之,就是用「起初神」三個字來表逹。在這三個字 (希伯來文: Bereshith bara Elohim) 上,一切真理都懸掛在其上。
現在讓我們看看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就是一般性的自然主義 (Naturalism),尤以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Darwinian biological evolution) 為代表。我們也用相對的六個項目去陳述, 以作比較:
- 神不存在。這不是一個科學的宣告,也不是一個不證自明的公理 (axiom)。這是一個带先驗性的 (a priori) 哲學的宣言。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中,他聲明不談「起源」的第一因,而只談「第二因」。在沒有神的大前題下,自然主義者對「源頭」的問題沒有答案。(Ref. 5)
- 沒有神就沒有施命令者。高等生物是由不知來源的「原始湯 (Primordial soup)」慢慢演進而成。其機制是「物質➕時間➕機遇」。「原始湯」從何而來?他們的答案是:「不必問。它本來就在那裏。(Ref. 6) 」再者,「機遇 (chance) 」不是一件東西,它只是數學上的抽象概念,但卻成為達爾文的無神論中的「無思想的神明」。時間在進化論中是個重要的要素。但是如果地球只有正如科學家所估計的45億 (4.5 billion) 年歷史,那是不足夠產生一縷基因 (gene) 的。
- 沒有隔離。隔離或分隔須要有「律」作區分。但沒有神就沒有賜律者。例如在我面前有五個完全一樣的萍果,我要選出三個,那就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它們都是完全 一樣的。但如果五個萍果每個都各異,那麼我就必須先要有一些規則或標準,才能作出有意義的選擇。但標準從何而來?「我」,即選擇者,又是誰呢?由無生命的「原始湯」進化成有生命的單細胞是跳過一個巨大的鴻溝,再由單細胞進化到魚類,再到爬蟲頻,再到狗與貓,再到猩猩,最後再進化到人類。中間沒有隔離,整個生命系統是個連續統 (continuum)。但問題是我們為甚麼找不到半猿半人的中間生物呢?
- 沒有陳述者的報告。因為沒有陳述者的存在;也就沒有甚麼可報導的了。一切事情的發生好像擲骰子一般。但最耐人尋味的是:夠竟是「誰」在擲骰子?
- 沒有評估。因為沒有評估者。也就沒有「律」可以依從去作評估的工作。
- 沒有祝福。因為沒有賜福者。在聖經的世界觀中,神賜福給人類,使眾生「滋養眾多」,人就有了盼望。然而在無神進化論的世界觀中,宇宙的特式是鬥爭和絶種。人是淘汰下來的產品,沒有意義和盼望。存在主義者 Jean-Paul Sarte 對人生有何意義的回答是:「我為什麼不自殺。(Ref. 7) 」可見無神論的哲學是一個「絶望的哲學 (philosophy of despair) 」。因為沒有神,所以無神論的道德觀是沒有參照㸃的,甚至可以說是没有道德觀的。例如我只有五塊錢,有一位饑餓的無神論者可以為了要購買麵包而把我槍殺了而不覺得自己有罪。他的理由是,大自然本來就是這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該死是因為我不適合環境,或我不夠你競,我死了更好,不要給人類留下弱種,妨礙人類的向上進化。這就是優生學的觀念。 這位無神論者或許不会殺我,這不是道德的原則,而是他怕坐窂或怕被處死刑。
聖經世界觀是「起初神 Bereshith bara Elohim」: 即有一位神;宇宙有一個開始㸃。神的存在究竟是否不證自明的公理?神的存在既然是那麽関鍵性,我們可以用四㸃來說明它的可信性:
- 不論你如何去分解這個具體的現實世界 (physical concrete reality),我們都會最後發現有質量的東西 (quantity) 都不能自我解釋其存在的原因。唯一的可能性是有一些「非物質 non-material」使它存在。例如:在我面前這張桌子不可能知道它自己為何在這裏;一定有一個人製造它再把它安置在此。但這個人為什麼把這桌子放在這裏呢?這是由於他那「非物質」的思想所驅駛。在製造之先也必有一個「非物質」的藍圖在設計者的思想中。
- 當你看到一些設計的東西,我們便知道其背後必有智慧的存在。我的iPhone有很多功能:打電話,播出音樂,查看字典,上網等。它一定是一班聰明的工程師和程序設計軟件專家共同合作的結果。科學家們指出整個宇宙的運作都是平衡在薄如刀刃的支㸃上 (Ref. 8) 。其所允許的誤差幅度小到不可想像。就好像箭手從宇宙的一邊射到宇宙的另一邊而射中只有一吋直徑大的圓心,即三百億光年(30 billions) 之距。在生物學中我們不斷地看到創造者的指纹:一個受精卵的單細胞經過九過月的時間,在億萬代碼 (DNA code) 的程序指引下,成了一個活生生呱呱墮地的嬰兒。這豈不是說明了聰明設計師的存在嗎?
- 客觀道德價值觀 (Ref. 9) —無論什麼種族,國藉,言語,文化,出生背景等差異,人們似乎都有一套共同判斷對錯的道德系統。譬如,虐待嬰兒總是公認為邪惡的行為。二次大戰中的納粹黨員的大屠殺更被認為是滔天大罪。這種道德推論指向宇宙中道德架構的存在。然而這個架構在直覺上我们都知道是與人有關的或是一個只有人才會提供的問題。為什麼殺人是不對而殺雞作美食物卻是件好事?因為當我們論到邪惡時,我們總是離開不了人,因為人有一個不證自明的固有或內在的價值和從神反射出來的光輝。客觀道德價值觀的存在就指出有一位有位格,有道德意識的神的存在了。
- 人類在歷史中與神接觸的經歷。新約聖經記載門徒們和數百位目撃者親眼見證神蹟和復活的事實,支持了超自然的可能性。歷世歷代,不知多少人經歴生命的改變。這些個人的體會都不但說明神的存在,更說明這位神是有位格且願意與人同在和交往的神。筆者相信耶穌親自經歷生命的改變是一例也 (Ref. 10) 。
基督徒相信有一位神。但我們應問,「到底這位神是誰?」按照以上的討論,我們可斷言:神是非物質的,神是個靈。神有理性祂是個聰明的設計師。神是有情感。神就是愛。神有道德觀,祂是全然聖潔。神是宇宙的開始,祂是這個宇宙開始的的第一因。神賜人有內在的價值和尊嚴,因為人是照着祂的形像所造的。這位神是讓人可以認識祂的,祂並非是不可知論的神。神既是愛,那麼在創造人以前,誰是祂愛的對像?誰是祂說話的對像?回教徒,耶和華見證人,和摩門教徒等都無言以對。唯有聖經說祂是三位一體的神,這是最合理的,因為神的愛不是依赖人的存在才能表達的。祂們的互愛成為人類彼此相愛的典範。三位一體的神(Trinity) 就是聖經世界觀中的神,也就是聖經新舊約全書中所描述的神,是與其它所有神明不同的。
然而這位神對我們實際生活有何關係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事情在神眼中是最重要, 然後我们便會知道神是根據什麽事情來創造這個世界。在整個基督教的思想中,神視「關係 Relationship」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神子耶穌到世上來就是要罪人和神從新建立關係。然而一個有意義的關係必須是一個自由選擇的關係。如果關係是從自由選擇而来,那就必有一個被拒絕的可能性。這個被拒絕的可能性就成為苦難和痛苦的源頭。所以基督教对苦難是並非無解釋的。其次,愛是神眼中看為非常重要的。愛也是人公認最終極的倫理。聖經說,神就是愛。其意是神就是愛的定義。愛與自由意志是分不開的。因為沒有強制的愛,只有自由甘心選擇的愛。但一旦人有自由意志,便有犯罪和痛苦的可能性。罪與痛苦都需要救主,有救主便有出路的盼望,有救主便有救贖。從罪與苦難到救贖的整條路線就是整個福音的故事。而故事的中心人物就是那位愛我們的獨一真神。
對無神進化論學者而言,沒有道德律就沒有罪,因為沒有東西可憑着去分別善惡。苦難與受苦是大自然的真相,是適者生存的必然結果。人類又何需救贖主?但沒有救主就沒有出路,没有出路就没有盼望;沒有盼望生命就没有的意義。無神論者是無法解釋罪和苦難之源的。
有人問,就算是我們需要救主,也不一定是只有一位救主,只有一條道路呀!奇怪的是,為什麼不把這問題應用在自然律上或在公理的宣告上呢?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 (H2O)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為什麼不是兩個氧原子呢 (H2O2) ?幸好水就是這樣獨一的結構,否則我們便要喝漂白水 (雙氧水Hydrogen Peroxide) 了。為什麼兩條平行線是一定不能相交的?否則兩列對行的火車便會相衝了。在日常生活中,此種「唯一」的例子,彼彼皆是。一個「宣告」與另一個「與它相反的宣告」是不可能同時兩者都對的。這就是邏輯學的第一律—「不矛盾律 Law of non-contradiction」。耶稣說,我是唯一的道路,其实這是最合邏輯的宣告。然而這個宣告的真實性就必需以證據(Evidences) 來支持 (Ref. 11) 。我们不應花時間爭辯為何只有一條通天路;我们應該感謝神,雖然我们罪大惡極,走頭無路,但神還是為我们留一條出路。與其問為何只有一件路,倒不如在這條路上享受神给我们的喜樂和恩典。
結論:聖經的世界觀回答了四個重要的問題:
- 宇宙之源—宇宙和生命是神所創造出來的。創造者 (Creator) 非物質,祂有位格 (Personhood) ,是自有永有 (eternal) 。
- 人是照創造者的形象受造。他有創造者的屬性並被賦予創造者所指定的目的。有了目標,生命便有意義。
- 創造者是一位有道德的個體,祂是全然聖潔。人有固有的對或錯,善或惡的分辨本能。道德觀 (如愛) 的表達就指向三位一体 (Trinity) 的必要性。
- 人死不是一了百了,死後有歸宿,有審判,有天堂的盼望,有地獄的公義。因此,今生受苦的難題,最终得到公義公平的回答。
沒有另一個世界觀,包括進化論,能提供一組如此和諧,合理,且前後一致的答案。這樣,創造論便通過了真理的驗證: 就邏輯上的一致性,實驗數據, 事實的支持,和經歷上的相關性 (relevancy)。
事实上,達爾文的觀點大致上巳被遺傳學科學家們所摒棄. 因它與事實不相稱. 可惜成千上萬的人仍然盲目地相信進化論而不接受神創造宇宙的真理. 他們以為若不接受進化論就會被人認為是沒有學術水準或無知。
References:
- “Gunning For God—why the New Atheists are missing the target” by John C. Lennox; p.10 & p.17.
- A 2014 film, “A Matter of Faith” (with modified synopsis).
- Quotation from the Irish evangelist Gypsy Smith.
- 參閱: 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508
- 參閱: 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699
- 這是無神論者Bertrand Russell对宇宙之源的答案: “It’s just there.”
- “Jesus Among Other Gods” by Ravi Zacharias; p.15.
- “The Case For A Creator” by Lee Strobel; pp.125-151.
- 參閱: 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320
10. 參閱: https://hocl.org/blogs/tincheelo/?p=427
11. “The Case For Christmas” by Lee Stro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