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
T.C. Lo (盧天賜). June 16, 2010
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賽 1:18)
大網:
五方面的比較:
• [有神論] 比 [無神論] 更合理
• [啟示宗教] 比 [人本宗教] 更合理
• [信耶穌是神] 比 [信耶穌不是神] 更合理
• [接受耶穌是救主] 比 [不接受耶穌是救主] 更合理
• [趕快接受] 比 [延緩接受] 更合理
思想: 人可否離開上帝而活?
[有神論] 比 [無神論] 更合理
• 見鬼是古今中外人類共同的經歷. 鬼從何處來? 除了聖經所給的肯定答案, 無人知道. 誰能忘記比彼拉多 (Pontius Pilate) 因懼怕送耶穌上十字架而試圖洗手除罪的形象? 甚至今天, 在瑞士有一座山因他而命名為彼拉多山 (Mount Pilatus). 根據傳說彼拉多葬於此, 不時有鬼魂從陸森市(Lucerne) 的水上來洗滌彼拉多的罪疚. 鬼是靈界的活體, 人公認牠是邪惡, 可怕, 可憎的東西. 如果你信污鬼的存在, 那麼相信聖善, 可敬, 可畏, 可愛的靈體的存在也不難了. 所以從有鬼可以指向有神.
• 無神論是一個自我矛盾的名詞—-證明一樣東西確不存在比證明一樣東西確存在難多了. 你必需是無所不在, 無所不知, 才能斷言某樣東西不存在. 如果你能斷言神不 存在, 你必需是無所不在, 無所不知. 如果你真是無所不在, 無所不知, 那麼你便是神了.
• 魯益師 (C.S. Lewis 1989-1963) 在他的 “Mere Christianity (返璞歸真)”一書中觀察到所有的人都會關心到倫理的問題. 雖然對道德的領會因人而異, 因社會而異, 但所有的人都在對與錯的問題上搏鬥. 所有的人都有些共同的道德責任感. 稱之為 “客觀道德價值觀.” 這共同的道德律從何而來? 既是共同, 它一定是從同一個源頭而來. 道德與人格有關, 所以道德的賜予者 (moral law giver) 必需是一位有位格的活體. 這論點就指向神的存在了.
• 魯益師以 “德律從何而來?”為論點指向神的存在. 康德(1724-1804, 德國人) 雖然他抱着懷疑的態度面對人能單憑理性去改進道德的技能, 他却提供一個關於 “死後還有生命 life after death” 的精巧論點. 他以 “如公義不能取勝, 合乎道德的意義何在?” 為論點指向神的存在. 康德察覺到公正是使倫理變為有意義的必要成份. 但他也注意到公義在這世界上常常不得盛行. 他觀察到無數的人所觀察的, 就是義人受苦, 惡人在此生昌盛. 他現實的推論不斷地爭辯, 如果公義在這世上不能伸張, 一定會有另一個地方它可以伸張. 如果公義最終能存在, 必定會有很多因素 (至少有兩個無懈可擊的論據) 來說明.
o 死亡之後仍然生存—如果公義存在, 我們必定是那公義的接納人. 我們既然在世上沒有接納到, 我們必需在墳墓之後仍然存在才能使公義得伸張. 如果倫理是現實的, 那麼公義便要求死後還有生命 (life beyond death). 如果死就是一了百了, 那麼道德倫理的指令 (ethical mandate) 便是毫無意義了.
o 一定要有一位法官—公義需要有審判, 審判需要有一位審判官. 要怎樣一位審判官才能保證判斷是公正? 康德的答案是這位審判官必需是全然公義的. 他必需徹底地和完全地公正, 才能確保最終的公正判斷. 但公正的法官也可能會誤判而導致不公平的判斷而不自知. 誠實的法官判決無辜者有罪之事是會發生的; 這些無辜者可能是被人陷害或被一大堆勢不可擋的間接證據所包圍. 我們的審判官必需是絕不可能會犯錯誤的. 要提供完全的公義, 審判官必需對事實和真相有全備的了解. 完美的審判官不能次於全知的屬性. 這描述豈不是與基督教所相信的神相似嗎?
• 如果宇宙沒有創造主就沒有創造的時刻. 萬物都由進化而來. 無起點又無第一因. 表示宇宙從無限的過去進化到今天. 那麽到現在應有足夠的時間使宇宙進步到完美地步了, 因為過去無限的長年歲月應完全征服了邪惡. 但罪惡和苦難和不完美迄今仍然存在, 可見 “沒有創造的時刻” 和 “沒有第一因” 的進化論是不合理的. 這論點指向創造主的存在.
• 如果有神, 為何世上有那麽多苦難?” 奧古斯丁, 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 簡明地反問道, “如果沒有神, 為何世上有良善?
• 誠然 , 邪惡的問題是有神論和無神論之間最大的爭論點. 無神論者Sam Harris 說: “紐奧良 (New Orleans) 於2005年被巨風 Katrina 大大的毁壞, 上帝在幹甚麽? 衪不是聽那些巳逃到屋頂的人但後來又慢慢被淹死的人的禱告嗎? 在大災難中 的倖存者相信神救了他但讓其他的人 (包括小兒床上的嬰孩) 死亡实在是一件可恥的 (disgraceful) 事.” 他的論點是:
1. 世上有邪惡 .
2. 如果有上帝, 衪一定會對邪惡有所限制
3. 邪惡並沒有受到限制.
4. 因此上帝必定不存在.
這論點是被人假設為證明神不存的證據. 合理嗎?
讓有神論者提出這樣的反駁:
1. 是的, 世上的確有邪惡.
2. 如有邪惡, 就必有良善 (這是無神論者必需解釋的問題).
3. 如果良善與邪惡都存在, 那麽必定有一道德律用來判斷何為良善與何為邪惡.
4. 如果道德律存在, 必定有道德律的給予者.
5. 道德是與人有關, 所以這位道德律的給予者必定是有位格的.
6. 對有神論者而言, 這就指向神的存在了.
以此作起步點, 有神論者豈不是能緩和從辯論邪惡所產生的威脅力嗎?
[啟示宗教] 比 [人本宗教] 更合理
自然主義者 (Naturalists) 主張透過科學的觀察和探索便足夠描述人類的經驗. 無神論者斷言神不存在. 自然主義者較緩和, 認為神存在與否是無關重要的. 科學是萬能嗎?
我的阿姨烤了一個美麗的蛋糕. 我們把它交給世上最棒的科學家以作分柝:
• 營養科學家: 計算它含多少卡路里並告訴我們對身體有何影响.
• 生化學家: 告訴我們關於蛋糕內的疍白質和脂肪的分子結構.
• 化學家: 描述蛋糕原料內的元素及其原子的結合 (bonding).
• 物理學家: 可以依據基本粒子 (fundamental particles) 來分柝.
• 數學家: 無疑地提供一組方程式來描述基本粒子的運轉狀態.
我們可否說, 這疍糕巳經完全被解釋了? 不. 至少我們不知道為何姨烤了這個美味的蛋糕. 單單只有她才能提供正確的答案.
還有別的例子:
• 小孩子迷路. 你認為小孩找爸媽容易? 還是爸媽找小孩容易?
• 瞎子摸象: 他們以為象是樹幹, 掃帚, 篩網等. 無一瞎子能知實情, 除非有位開眼人 告訴他們.
• 你怎樣知道你的媽媽真是你的媽媽? 除非她親口告訴你.
涉及生命的目的, 倫理的價值觀, 愛, 審美觀等, 都不是科學可以了解的. 上述說明了啟示的必要性. 所以神給人類兩本 “書”:
• 一般啟示 (General Revelation): 給一般聽眾, 內容是一般性. 那就是, 神的創造.
• 特別啟示 (Special Revelation): 給那些虛心願意聽的聽眾. 那就是藉耶穌及聖經所說的話.
[信耶穌是神] 比 [信耶穌不是神] 更合理
時差越大, 可靠性越小:
• 佛 (Buddha) 是主前第六世紀的人物, 佛經直至基督教時代才被寫成. 佛的第一本傳記是寫於主後第一世紀.
• 穆罕默德一生年日是A.D. 570 至A.D.632. 雖然他的言論記在可蘭經內, 但他的傳記寫於A.D.767—-死後超過一世紀之久.
• 兩本最早的亞歷山大 (Alexander) 大帝的傳記是由 Arrian及Plutarch 所寫. 是寫於他死 (323 B.C.) 後超過400年之久. 然而史家認為這兩本書是可信的, 其中巳攙有傳說事物在內.
但耶穌在新約的記載與事件的發生的時距只不過是數十年. 可見福音書比其它經典更是可靠的. 如果把舊約中有關彌賽亞的預言提取出來, 可重組成四福音. 可見, 耶穌尚未出生, 祂的傳記巳經寫成. 這是祂與其它宗教教主不同之一.
我們在可靠的福音書內找到甚麽呢?
• 福音書見證耶穌是神
• 耶穌自己說衪是神
• 魔鬼說衪是神
• 信衪的人生命的改變
這些特點均指向耶穌是神. 還有, 政治系統的力量只能在表面上鎮壓宗教. 但歷史告訴我們, 基督教愈受抑制, 便愈益興旺. 這是神蹟.
[接受耶穌是救主] 比 [不接受耶穌是救主] 更合理
如果你承認人有罪, 且人是不可救藥的; 是無法矯正的, 那麼你便需要一位救主.
只要你到世界各地一遊, 就不難看到偶像 (有形, 無形) 的普遍性. 因為人裡面有 “神形” 的空虛和一種渴務敬拜超越者 (Transcendent) 的心. 這個事實就指向一位永恆而且是個人的救主. 所有宗教中, 唯獨耶穌與信徒建立個人關係, 衪是我們個人的上帝Personal God:
• 耶穌是, “我是好牧人”
• 詩篇23論到這位神關心我們
• 主禱文中我們稱上帝為父, “我們在天上的父”
小信心踏在厚冰上強過大信心踏在薄冰上. 信心的對象比信心的大小更重要. 神學家R.C. Sproul說:
• 摩西 (Moses) 可以誠心傳達律法;
• 穆罕默德 (Muhammad) 可以持劍耀武揚威;
• 佛陀 (Buddha) 可以提供親切勸導;
• 孔夫子 (Confucius) 可以教導人生慧語;
但沒有任何教主有資格献上贖罪祭叫世人與神和好. 唯獨耶穌基督配得無限的敬拜與事奉. 為何需要救主? 如果我們自知缺陷, 並明白神的性情或罪的嚴重性, 就必然會斷定贖罪的必要性. 耶穌是完美的祭物, 也是完美的祭司. 衪是無以倫比的救主.
[趕快接受] 比 [延緩接受] 更合理
不信耶穌至少有十二大理由, 只舉其四:
• 我一生信 “無神論,” 怎能一下子相信有神呢? 你會不會自問, “我在大陸一生 “受苦,” 我怎能一下子在美國過舒適生活呢? 答案是 “不會的.” 聖經說,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Psalm 43:8)
• 我一生拜佛, 怎能如此反叛改信耶穌? 請問如果你開車發覺自已走錯方向, 回頭嗎?還是持續往前? 真理比誠心更重要.
• 我還未完全明白, 怎能相信? 奥古斯丁 (Saint Augustine) 說的, “我相信是為了明白.”
• 馬克思說,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信耶穌是弱者的依靠. 但人不信耶穌, 是因為不願相信死後有審判, 讓他門可以在今生為所欲為. 其實這樣的人, 他們真正的安慰是相信死後一片空白, 全然化為烏有. 這豈不是另一種鴉片嗎?
大佈道家D.L. Moody在三天佈道會中的頭一晚說, “你們今晚回家想想吧! 明天再作決定.” 當晚芝加哥大火爆發, 數百人死. 他回想感嘆道, “我以後不再叫人延緩. 你有沒有明天是個大問題. 財主與拉撒路, 你願意那一種結局? 不作決定本身就是一個決定. 不作正面的決定就等於作了負面的否決. 所以你是不能逃避的. 神延緩耽擱, 為了給我們機會, 但我們不能延緩耽擱.
人可否離開上帝而活?
可以. 但一定活得不好. 尼釆說, 因為上帝在十九世紀巳經死了, 必有兩個必然的結果發生在廿十世紀內:
• 他預言廿十世紀將會是殺戮最多的世紀—-有人認為廿十世紀因意識形意不同所導至在戰場上死亡的人數多過以前十九個世紀的死亡人數的總和. 回顧歷史, 他的預料果真實現了.
• 普片性的瘋狂將會爆發—-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尼釆自己是瘋狂爆發的第一步. 他一生最後十五年活在精神錯亂中, 死於1900年.
尼釆在上帝死後高呼這是一個建立在基督教倫理和道德哲學廢墟中的超人世界 (world of supermen). 如果上帝不存在, 其結果是:
• 人是不能了解自己的. 哲學家G.K. Chesterton 說, “一個人如果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就好像早晨起來照鏡子, 只見一片空白.” 蘇格拉底 (Socrates) 的格言, “認識自己know yourself” 無法實現.
• 人是不能有意義地活下去的. 哲學, 心理學, 社會學都認為如果沒有上帝, 我們必需發明另一位上帝以防止我們互相殘殺. 有人說, 在早期的希臘和羅馬, 對群眾而言, 任何宗教都是對的, 對哲學家而言, 任何宗教都是錯的, 對地方行政官而言, 任何宗教都是有用的. “有用” 是指有 “籬笆功能 fence function” 或社會的界限 (boundary in society).
根據统計, 每週去教堂的人, 心藏病發作機會滅低50%. Q: 人可否離開上帝而活得豐盛生命? A: 不可以.
決志的禱告 (Decision Prayer) 不是咒語, 不是魔法, 不是背誦符, 乃是在密室內自己單獨向神用心靈誠實去呼求:
親愛的天父:
我是罪人.
我為我的罪抱歉.
求祢赦免我.
我願意回轉離罪歸向祢.
我願意接受耶穌基督作我的救主;
我承認衪是我的主.
從現在起, 我願跟從衪.
奉耶穌基督名求.
阿們.